- 全部類別
- 第01類
- 第02類
- 第03類
- 第04類
- 第05類
- 第06類
- 第07類
- 第08類
- 第09類
- 第10類
- 第11類
- 第12類
- 第13類
- 第14類
- 第15類
- 第16類
- 第17類
- 第18類
- 第19類
- 第20類
- 第21類
- 第22類
- 第23類
- 第24類
- 第25類
- 第26類
- 第27類
- 第28類
- 第29類
- 第30類
- 第31類
- 第32類
- 第33類
- 第34類
- 第35類
- 第36類
- 第37類
- 第38類
- 第39類
- 第40類
- 第41類
- 第42類
- 第43類
- 第44類
- 第45類
發布時間:2020-11-13 15:56:57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電視電話會議重點任務分工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對下一階段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作出了部署。
《方案》從五大方面出發提出了25項重點任務,其中在“管要管出公平、管出質量”方面提及了知識產權相關內容。
具體來看,2020年底前制定完善行政執法過程中的商標、專利侵權判斷標準。加快在專利等領域引入懲罰性賠償制度。加大對侵犯商標、專利、商業秘密等知識產權,以及制售假冒偽劣學生用品、成品油、汽車配件等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掛牌督辦一批重點案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安部、司法部等國務院相關部門及各地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便利企業獲取各類創新資源,加強專利等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對專利權人有意愿開放許可的專利,集中公開相關專利基礎數據、交易費用等信息,方便企業獲取和實施。引導學術論文等數據服務提供商降低論文等資源獲取費用,推動研究機構、高校等依法依規向社會開放最新研究成果信息。大幅壓減網站備案登記時間。(教育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知識產權局等國務院相關部門及各地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細化制定商標審查審理標準,提高商標實質性審查效率,明確近似商標判斷、不以使用為目的的惡意商標認定等方面的具體規定。2020年底前將商標變更、續展業務辦理時限壓縮一半,分別減至1個月、半個月。(國家知識產權局負責)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0月1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修改后的專利法,將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改主要包括加強對專利權人合法權益的保護、促進專利實施和運用、完善專利授權制度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