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類別
- 第01類
- 第02類
- 第03類
- 第04類
- 第05類
- 第06類
- 第07類
- 第08類
- 第09類
- 第10類
- 第11類
- 第12類
- 第13類
- 第14類
- 第15類
- 第16類
- 第17類
- 第18類
- 第19類
- 第20類
- 第21類
- 第22類
- 第23類
- 第24類
- 第25類
- 第26類
- 第27類
- 第28類
- 第29類
- 第30類
- 第31類
- 第32類
- 第33類
- 第34類
- 第35類
- 第36類
- 第37類
- 第38類
- 第39類
- 第40類
- 第41類
- 第42類
- 第43類
- 第44類
- 第45類
發布時間:2025-09-12 10:19:09
商標戰略是品牌建設的核心,而健康的商標注冊秩序則是滋養品牌成長的土壤。近期,商標領域迎來一系列重要監管舉措,為市場注入清新之風。
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近期將規制商標惡意注冊作為工作重點,特別是針對“惡意撤三”行為——即個別申請人和代理機構反復、大量針對他人注冊商標提出撤銷申請,將其異化為不正當競爭工具。
通過多維研判和精準識別,商標局總結了長期大量針對不同主體注冊商標提出撤三申請、明知他人商標已使用仍提出申請等典型行為模式,并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規制。
2025年1月至7月,商標局通過數據監測對10多名行為異常的申請人進行了處置,并將2名自然人和7家代理機構涉及440余件惡意申請的線索移送處理。
建立信息共享機制成為有效手段,利用全流程商標惡意注冊行為人信息通報機制,共享各類惡意注冊行為人線索961條,實現全流程協同關注。
這些措施已取得初步成效:2025年上半年,商標撤三案件申請量同比減少3.17%,不予受理的撤三申請同比增長58.91%,形式審查補正率也從4月的38.55%顯著下降至6月的6.88%。
利用商標玩弄文字游戲、欺騙誤導消費者的行為也成為近期整治重點。諸如“山里來的土”雞蛋、“0添加西”梅等商標,容易使消費者對商品質量、成分等特點產生誤認。
商標局以“零容忍”態度加強專項治理,制定《帶有欺騙性的商標審查審理指導意見(試行)》,重點關注食品、日用品等民生領域。
截至2025年7月底,商標局已累計排查商標10.4萬件,并對“一品牛”、“樹上熟”、“老灶煮”等939件帶有欺騙性的注冊商標宣告無效。
“千禾0+”商標無效案成為典型案例。國家知識產權局認定該商標在醬油、醋等商品上使用,易使公眾對商品質量特點產生誤認,違反了《商標法》規定,遂宣告其無效。
在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的同時,各地也在積極推動合法的商標品牌培育和建設。
湖北省近期公布了第四批優勢商標名錄,全省共有231件商標入選。十堰市的“華利通”、“楚鵬”、“萬品優”、“小農妹”等23件商標在列,覆蓋了汽車及零部件、建筑材料、農特產品等多個領域。
松滋市的“松滋雞”地理標志商標也成功入選該名錄。至此,松滋市已擁有“白云邊”、“松滋蜜柚”、“洈水刁子魚”、“換甲山”、“松滋雞”等5件湖北省優勢商標。
福建省在商標品牌建設方面同樣成效顯著,全省有效注冊商標達269.2萬件,居全國第七;擁有地理標志產品782件,居全國第二。地理標志產業綜合產值超4000億元,惠及千萬人口。
商標領域的這些動態,為市場主體提供了清晰的指引和警示。未來,商標監管將呈現三大趨勢:
持續從嚴打擊惡意與欺騙行為,審查和處置力度只會加強,不會減弱;
強化部門協同與全鏈條保護,形成全鏈條打擊侵權假冒和保護合法商標權的合力;
注重品牌培育與高質量發展,支持和鼓勵企業培育自主品牌,推動品牌經濟高質量發展。
對企業而言,應當恪守誠實信用原則,確保商標不具有欺騙性;注重商標的實際使用,避免“囤積”商標;加強品牌培育與合規管理,建立完善的商標管理和風險防控機制。
商標領域的這些新動態,反映了當前市場監管者平衡“嚴管”與“促發展”的思路:一方面通過嚴格規制凈化市場環境,保護消費者和守法經營者的權益;另一方面則通過優勢商標名錄等舉措,鼓勵企業用心打造獨具特色且誠信可靠的品牌。
對企業來說,唯有深刻理解規則、恪守誠信底線、專注產品本身,其商標才能真正成為承載商譽的“金字招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行穩致遠。
上一篇:從Labubu到Lafufu、Lagogo:潮玩IP商標布局背后的商業邏輯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