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類別
- 第01類
- 第02類
- 第03類
- 第04類
- 第05類
- 第06類
- 第07類
- 第08類
- 第09類
- 第10類
- 第11類
- 第12類
- 第13類
- 第14類
- 第15類
- 第16類
- 第17類
- 第18類
- 第19類
- 第20類
- 第21類
- 第22類
- 第23類
- 第24類
- 第25類
- 第26類
- 第27類
- 第28類
- 第29類
- 第30類
- 第31類
- 第32類
- 第33類
- 第34類
- 第35類
- 第36類
- 第37類
- 第38類
- 第39類
- 第40類
- 第41類
- 第42類
- 第43類
- 第44類
- 第45類
發布時間:2020-10-16 16:12:36
“企業既可以利用產品、服務、資金、產業等走出去,也可以利用知識產權,即技術和品牌走出去?!痹谂e辦的走出去與涉外知識產權風險防范培訓會上,中國貿促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李順德指出,知識產權產業化是促進知識產權保護、創造、運用、管理、再生傳導以及產業提升的良性機制,是提高知識產權價值實現和轉化效率的有效途徑。
李順德表示,一方面,企業獲得的知識產權可以自行實施,也可以通過共同實施、轉讓實施、許可實施的方式,融入到產業鏈中。另一方面,企業可以將知識產權視為商品進行貿易,通過轉讓(贈與或出售)、許可(出借或出租)、質押(典當)、信托、并購等方式實現價值。
市場中還存在知識產權資本化的概念,指的是充分重視并利用知識產權這一資源,進而對其評估,實現知識產權價值與資本的轉換?!爸衅罂蓪⒅R產權轉換為資本,投入經濟活動運作,用于企業出資、合作、特許經營、定制加工、質押、信托、代理、證券化、風險投資、并購等環節。”李順德表示。
自《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中明確提出必須把知識產權戰略作為國家重要戰略以來,知識產權強國戰略在國家層面日益清晰。近幾年,針對知識產權領域的各項管理、改革文件相繼發布,知識產權已成為經濟轉型、供給側改革、經濟發展動能轉換以及國際競爭力提升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知識產權產業化作為護航中企出海的關鍵,引起業內高度關注。
“知識產權產業化是尊重創新、保護創新、提升創新質量的有效方式,也是提高知識產權價值實現和轉化效率、促進創新成果轉化、改善生產技術、提升生產效率的有效途徑。”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員王雪峰指出,知識產權產業化有利于創新和轉化,是鏈接知識創新和轉化的核心動力,也是國家產業升級、經濟轉型、結構調整、供給側改革、經濟發展動能轉換、提質增效和國際競爭力提升的重要發力點,更是落實知識產權強國戰略的重要舉措。
在知識產權產業化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亂象。“比如,一些假冒的高科技企業為了享受高科技企業即報即審的綠色通道,選擇花錢買一些快到期的專利或者申報創新程度不高的外觀設計、實用新型類型的專利,然后利用評估機構評出高價?!敝袊嗣翊髮W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指出。
對此,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日前強調,要深化知識產權基本法律制度研究和新業態新領域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研究,健全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特別是要通過提高立法標準和執法水平,加大知識產權侵權違法行為懲治力度,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6月7日,在商務部舉辦的例行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高峰也表示,將繼續加大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的力度,加大侵犯知識產權的違法成本。
“從量上來看,我國已經成為一個知識產權大國,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商標等申請量、注冊量等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從質上來看,我國還不是一個知識產權強國,與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各類知識產權存在較大差距。”李順德認為,發展知識產權產業化,提高知識產權質量非常重要。有量無質,無異于畫餅充饑。有質無量,是望梅止渴。我們要正確對待知識產權的質和量,只有真正有價值的知識產權才能贏得市場。
除此之外,還應構建全產業鏈的產業化運營模式。王雪峰認為,構建運營模式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首先,做好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制和行政綜合執法工作,打造良好的產業環境,降低外部市場風險。其次,搭建知識產權金融服務平臺,提高金融對知識產權產業化過程中的研發、交易、轉化、生產等各環節的支持能力和孵化功能。再次,組建研發平臺、聚集研發專業人才、打造培育專業化的研發組織團隊,降低研發成本,提升研發創新成果質量,促進研發環節由內部化向外部市場分工合作轉變。最后,搭建知識產權交易平臺、聚集知識產權市場主體、培育并激活知識產權交易市場,提高知識產權產業化的轉化率。
上一篇:中國知識產權培訓中心機構概況
下一篇:嚴打惡意與欺騙,助力品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