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類別
- 第01類
- 第02類
- 第03類
- 第04類
- 第05類
- 第06類
- 第07類
- 第08類
- 第09類
- 第10類
- 第11類
- 第12類
- 第13類
- 第14類
- 第15類
- 第16類
- 第17類
- 第18類
- 第19類
- 第20類
- 第21類
- 第22類
- 第23類
- 第24類
- 第25類
- 第26類
- 第27類
- 第28類
- 第29類
- 第30類
- 第31類
- 第32類
- 第33類
- 第34類
- 第35類
- 第36類
- 第37類
- 第38類
- 第39類
- 第40類
- 第41類
- 第42類
- 第43類
- 第44類
- 第45類
發布時間:2020-09-25 14:32:23
商標局商標查詢是指商標注冊申請人親自或委托商標代理人查詢有關商標登記注冊情況,以了解自己準備申請注冊的商標是否與他人已經注冊或正在注冊的商標相同或近似的程序。
作為提交商標注冊申請前的準備工作,商標查詢往往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當打算申請注冊的商標對申請人非常重要,申請人希望提高注冊的成功率,或者商標本身的獨創性較差,如為代表常見事物的圖形、文字或者純文字商標字數較少,存在在先注冊及申請的可能性較大時,商標查詢可以使申請人對其商標能否比較順利地注冊做到心中有數。如果查詢結果顯示,在相同或近似商品上不存在已注冊或已申請的相同或近似商標,那么所查詢的商標最終注冊的可能性大。如果查出相同或近似的在先注冊或在先申請商標,申請人就必須面臨選擇,是仍然將所查詢的商標申請注冊呢,還是改弦易轍,對商標進行修改或對商品進行調整,或者干脆另起爐灶,甚至放棄提交申請;保險起見,也可準備一個或幾個應變商標,在力爭主要目標商標注冊的同時,提交幾個備用的商標,一旦主商標被拒絕注冊,其它商標仍然能夠有機會獲得注冊并投放使用。中華商標超市是規模大、資源豐富的商標查詢平臺,對商標查詢工作起到了一定的輔助作用,減輕了注冊障礙。
一、安全使用
在多數國家,審查官需對商標申請進行實質審查,因而從商標申請提交之日起到最終獲得商標注冊,大約需要兩年多時間,有的國家甚至長達六七年。在漫長的申請過程中,申請人由于對其商標最終能否獲得注冊沒有把握,往往不敢放心使用其商標。如果不進行查詢而貿然使用,有可能出現兩種不利的局面:一是造成對他人商標的侵權;二是因商標最終無法獲得注冊而放棄使用,使已投入的商標宣傳費用及已經建立的商譽化為泡影。因此,如果商標所有人急于使用其商標,在使用之前進行商標查詢是非常必要的。
二、搶注商標
商標搶注是一個普遍現象,如果某個商標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產品銷路也不錯;就很有可能被其它人搶先以自己的名義注冊。搶注者往往有三類:第一類是商標所有人的合作伙伴,如銷售代理等。他們的目的往往是為了獲得或鞏固自己獨家代理的地位,或者向被搶注人索取高額轉讓費;第二類是“搭便車者”,即企圖利用被搶注商標的良好商譽,有意識造成消費者誤認而獲取不當利益,這類人通常也是同類產品的生產經營者。第三類是商標掮客,即純以詐取被搶注人商標轉讓費或許可使用費為目的搶注他人的商標,而搶注人自己并沒有使用搶注商標的意圖。后一種人在搶注后往往主動出擊,在適當的時候對被搶注人進行要挾,以勒索轉讓費或許可使用費。而前兩種人則往往在注冊后按兵不動,并不急于甚至刻意避免暴露其搶注的事實。因此,及早進行商標查詢,對于發現商標搶注,減輕、避免及挽回損失,具有重大意義。如果通過查詢得知搶注商標尚在申請階段,還未獲得注冊,就可及時在異議公告期間提出異議。否則,搶注商標注冊后再申請撤銷就會麻煩得多。因此在已使用或打算使用商標的國家進行商標查詢對于及時發現商標搶注進而采取措施防止、制止乃至奪回被搶注商標是非常重要的。
三、申請進展
在多數國家,商標申請在經過實質審查被審查官認為可以注冊后,審查官將發出核準通知,告知該商標申請已被接受注冊,將刊登在異議公告上。但也有個別國家,審查官在商標申請通過實質審查后不發核準通知,在這種情況下,進行商標查詢也許是了解申請進展的有效途徑。如果一個商標申請已經被商標審查官同意注冊并排定公告,就可以通過檢索得知公告的時間。
下一篇:嚴打惡意與欺騙,助力品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