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類別
- 第01類
- 第02類
- 第03類
- 第04類
- 第05類
- 第06類
- 第07類
- 第08類
- 第09類
- 第10類
- 第11類
- 第12類
- 第13類
- 第14類
- 第15類
- 第16類
- 第17類
- 第18類
- 第19類
- 第20類
- 第21類
- 第22類
- 第23類
- 第24類
- 第25類
- 第26類
- 第27類
- 第28類
- 第29類
- 第30類
- 第31類
- 第32類
- 第33類
- 第34類
- 第35類
- 第36類
- 第37類
- 第38類
- 第39類
- 第40類
- 第41類
- 第42類
- 第43類
- 第44類
- 第45類
發布時間:2020-06-02 15:20:56
這兩天,中國云銅集團花43.7億美元買商標的信息炸了鍋。
根據實時匯率,43.7億美元約為312億元人民幣。這也讓不少吃瓜群眾不僅驚嘆,什么商標竟然還能賣這么貴?
緊接著,云南銅業(000878)在6月1日盤前發布澄清公告表示,公司主產品陰極銅、黃金和白銀所使用的注冊商標為“鐵峰”牌。且公司已向云南銅業集團核實,去年至今,云南銅業集團未購買過任何商標。
到了午間,中國云銅也給出了回應,認為云南銅業的公告違背了社會公平正義的基本原則,違背了商業誠實守信的基本道德,損害了公司的商譽。
根據中國云銅的規劃,從2020年開始,云銅投資委員會在除有色金屬行業外,將以《云銅》品牌及企業LOGO標識為核心,投資范圍涉及農村農業、基礎設施、銀行金融、文化旅游、高新科技、酒店航空、奢侈品牌、人道慈善、教育養老等綜合行業。
據官網資料,“云銅集團”全稱中國云銅集團有限公司,是云南“云銅”品牌總公司為了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于2009年1月在香港正式掛牌成立的綜合性國際公司,公司注冊資本約4億港幣。
而云南銅業則是根正苗紅的央企,控股股東為云南銅業集團,其最終控制人為中鋁集團。中鋁集團是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
天眼查顯示,在2019年該公司同云南銅業、云南銅業(集團)有限公司及其控股股東中國銅業有限公司涉及多起訴訟,包括商業詆毀糾紛、虛假宣傳糾紛等。
事實上,在香港注冊公司要冠上“中國”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情,此前讓不少投資者產生了誤解認為是國企。這點在公告中國云銅也承認了自己是民營企業。
對于300億買美國公司的“云銅”商標,中國云銅集團回應稱,交易真實、合法、有效,交兩次價格分別為2.34億美元和43.7億美元。如果社會公眾認為收購交易案為虛假、洗錢、稅收等法律問題,可向中國香港及美國有管轄權的政府部門進行舉報和提出司法訴訟。
不少吃瓜群眾發現該公司與代碼為0033的港股“中國云銅股份有限公司”關系密切,不過目前股價只有0.178港元/股,市值不足2億港幣。
公告解釋到,中國云銅集團有限公司于2019年7月投資重組“中國云銅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033)”,后因本公眾事件“云南銅業”方面的法律原因(本案已上訴至云南省高級人民法院),中國云銅集團有限公司于2019年12月堅決撤資退出,目前“中國云銅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云銅集團有限公司已無公司投資關聯。
去年7月亞投金融集團(0033)更名為“中國云銅股份有限公司” , 2019年半年報顯示,其主要營收為公司保安產品貿易及提供保安服務,占比70.1%,與貴金屬業務并沒有什么交集。因此這更像是一場借殼交易。
最后,在公告中中國云銅還表示,由于“云南銅業股份有限公司關于媒體報道的澄清公告”失實,損害了中國云銅集團有限公司的商譽,根據董事局指示,中國云銅集團有限公司法律事務委員會將對“云南銅業股份有限公司”展開法律行動,擇時向中國香港法院及云南省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系列訴訟案。
不難發現,這個云銅非常“重視”知識產權,在集團首頁顯眼位置大做文章。
事實上,早在2019年7月4日,中國云銅曾稱以2.34億美元購買了美國奧洛海集團公司的一個《云銅》第六類商標。
而查詢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可以發現,美國奧洛海集團公司擁有146件商標,除“云銅”之外,還有“云冶”、“云銅股份”、“云銅集團”、“云銅 YUNTONG”,包括橡膠制品、醫療器械、金屬材料等類別。目前,這些商標狀態部分處于等待實質審查,也有部分完成了商標注冊。
作為一家美國公司,名下有且只有云銅相關的中文商標實在令人浮想聯翩。
鑒于云銅商標數量過多,隨機抽查了部分商標發現,該部分“云銅”商標最早注冊申請人全部為云瑞之祥公司,且于2019年2月26日同一天轉讓給美國奧洛海公司。
不過美國奧洛海集團公司的公開資料甚少。中國云銅官網歷史新聞顯示,有以美國奧洛海命名的獎項,2019年8月16日,中國云銅獲得了美國奧洛海產品科技創新金獎。怎么這次“收獲百億”的商標賣家搖身一變成了獎項頒發者?
通過香港公司注冊處的網上查冊中心可以查到中國云銅集團有限公司的持有人是叫張宸和李鑫的兩名自然人。
根據天眼查顯示,有位名叫張宸的控股云南云瑞之詳投資有限公司的同時還參股了公司名帶有“云銅”的北京中銅云銅科技發展中心,該公司還有個股東叫許金亮。
而另一位股東李鑫則是中銅工貿(云南)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而這家公司的股東中也出現了許金亮。除此之外,李鑫還曾是云南云瑞之祥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在工商備案的高級管理人員。
不難發現,這幾個人在“云銅系”公司和“云瑞之祥系”公司中交叉持股或任職。而剛剛貓妹也提到了云瑞之祥正是“云銅”的最早注冊者,此后才轉讓給美國奧洛海公司。
在申明中公司明確表示,中國云銅集團有限公司與云南云瑞之祥文化有限公司非公司投資與被投資關系,為商業合作公司。
如此看來,這個“商業合作”意味深長,更像是一場自編自導的鬧劇。
在一份(2016)京行終4668號的裁判文書中的信息更驗證了小編的想法。
云瑞之祥公司在自己提交證據3中表明了自己在香港設立了“中國云銅集團有限公司”。
或許是怕老底被揭穿,在強勢的申明公告中中國云銅表示,公司法律事務委員會將考慮對網絡上公開誹謗和造謠我公司、以及違反法律非法披露我公司股東個人信息上傳社會造成嚴重后果、構成司法責任的媒體及個人提起相關民事訴訟。
項目百億美元起,還有個印尼親王CEO。
除了幾百億買商標,在云銅集團的官網還可以發現不少大手筆投資,例如2018年由于投資環境問題決定將巨額投資轉向馬來西亞300億美金。
到這里不禁頓生疑惑,無論是品牌價值還是市值,可以拿出2000多億人民幣對外投資的企業國內屈指可數,還號稱是第一批資金。
到了2019年,公司又決定投資印尼婆羅洲,并且一開口就承諾投資不低于100億美元。而彼時云銅集團突然出現了一位HARRYCHEN印尼親王的行政總裁。
據央視新聞報道,去年印尼政府確實有意遷都去與馬來西亞、文萊接壤的婆羅洲,預計整個遷都總投資約為三百多億美元,政府自籌比例約為19%。
不過據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對印尼的投資一共也才47.4億美元。
試圖聯系中國云銅集團詢問相關投資情況,不過對方電話未接聽。
雖然在有色相關行業看見“云銅”大家只會認為是云南銅業,但在知識產權領域,云南銅業現在的處境有些不太妙。此前,云南銅業與中國云銅曾有過長達十余年的商標之爭,2009年,國家工商局將“云銅”商標注冊進行公告時,云南銅業及云瑞之祥均對彼此所申請商標進行了全面異議,雙方的商標之爭由此開始。
以目前來看,這場仗或將變為持久戰。
上一篇:廣西南寧商標窗口服務升級
下一篇:嚴打惡意與欺騙,助力品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