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類別
- 第01類
- 第02類
- 第03類
- 第04類
- 第05類
- 第06類
- 第07類
- 第08類
- 第09類
- 第10類
- 第11類
- 第12類
- 第13類
- 第14類
- 第15類
- 第16類
- 第17類
- 第18類
- 第19類
- 第20類
- 第21類
- 第22類
- 第23類
- 第24類
- 第25類
- 第26類
- 第27類
- 第28類
- 第29類
- 第30類
- 第31類
- 第32類
- 第33類
- 第34類
- 第35類
- 第36類
- 第37類
- 第38類
- 第39類
- 第40類
- 第41類
- 第42類
- 第43類
- 第44類
- 第45類
發布時間:2019-11-25 14:51:54
11月25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在京舉辦2019年第四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知識產權局條法司司長宋建華在發布會上談及近日部分“傍名牌”、以轉讓牟利為目的的囤積注冊商標等行為,她表示,國家知識產權局將加大對于惡意注冊申請商標等行為的懲罰,駁回不以使用為目的的商標申請。
宋建華表示,市場監管總局和國家知識產權局廣泛征求有關部委、行業協會和市場主體等社會各界意見,起草制定了《規范商標申請注冊行為若干規定》。該規章已經以總局第17號令形式發布,將于2019年12月1日起施行。
宋建華稱,該規章明確規定,不以使用為目的的商標注冊申請應予以駁回,商標審查全過程都將把“是否以使用為目的”作為重要審查是由。
此外,該規章將對惡意注冊商標行為本身施加行政處罰。宋建華表示,國家知識產權局始終關注惡意注冊、囤積商標的行為,在今年上半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的過程中,加大對于侵犯知識產權、惡意注冊申請商標的行為的懲罰是主要內容之一。
宋建華介紹道,新的商標法再次強調在專利注冊權等領域引入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大幅提高賠償額的上限,將惡意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由修改前的最高3倍提高到5倍,并將法定賠償額上限從300萬元提高到500萬元。
據悉,《規范商標申請注冊行為若干規定》共19條,明確了對惡意申請商標注冊進行審查時的考慮因素。規章詳細列舉了判斷商標申請注冊行為是否屬于“不以使用為目的惡意商標注冊申請時”可以綜合考慮的因素,包括申請注冊商標的數量、指定使用的類別、商標交易情況,申請人所在行業、經營狀況,申請注冊的商標與他人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標,與知名人物姓名、企業字號、企業名稱簡稱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情況等,增強了審查商標注冊行為的操作性和透明度。
相關標簽: 商標駁回商標新聞知識產權知識產權局國家知識產權什么是知識產權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的概念知識產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