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類別
- 第01類
- 第02類
- 第03類
- 第04類
- 第05類
- 第06類
- 第07類
- 第08類
- 第09類
- 第10類
- 第11類
- 第12類
- 第13類
- 第14類
- 第15類
- 第16類
- 第17類
- 第18類
- 第19類
- 第20類
- 第21類
- 第22類
- 第23類
- 第24類
- 第25類
- 第26類
- 第27類
- 第28類
- 第29類
- 第30類
- 第31類
- 第32類
- 第33類
- 第34類
- 第35類
- 第36類
- 第37類
- 第38類
- 第39類
- 第40類
- 第41類
- 第42類
- 第43類
- 第44類
- 第45類
發布時間:2019-11-03 14:46:47
“不以使用為目的的商標注冊申請,應當予以駁回”“法定賠償數額上限從300萬元提高到500萬元”......11月1日,修改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下稱商標法)正式實施。
隨著商標注冊周期縮短、注冊費用降低,商標注冊更為便捷。但與此同時,也出現了惡意搶注、囤積商標等問題,導致有需求的企業“一標難求”,不得不花重金購買,嚴重浪費了商標資源,擾亂了市場經濟秩序。
11月1日起實施的新《商標法》對惡意商標注冊行為進行了從申請注冊到無效宣告的全鏈條規制,同時明確了法律責任,為打擊惡意商標注冊行為提供了明確依據和有力保障。據江蘇省知識產權局人士解讀,新《商標法》將對惡意商標注冊行為帶來“四重重擊”。
一是在申請階段進行“源頭把控”。對不以使用為目的的惡意商標注冊申請,應當予以駁回。
二是在公告階段“圍追堵截”。對初步審定公告的商標,自公告之日起三個月內,在先權利人、利害關系人認為構成惡意注冊的,可以向商標局提出異議。
三是在獲得注冊后“疏而不漏”。對已經注冊的商標,如發現系惡意注冊的,商標局可以依職權宣告無效,其他單位或者個人也可以請求商標評審委員會宣告其無效。
四是在日常管理中“精準打擊”。對惡意申請商標注冊的,根據情節給予警告、罰款等行政處罰;對惡意提起商標訴訟的,由人民法院依法給予處罰。
相關標簽: 商標轉讓注冊商標注冊費用已注冊商標商標申請費用商標注冊新商標法商標注冊服務中國商標注冊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