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類別
- 第01類
- 第02類
- 第03類
- 第04類
- 第05類
- 第06類
- 第07類
- 第08類
- 第09類
- 第10類
- 第11類
- 第12類
- 第13類
- 第14類
- 第15類
- 第16類
- 第17類
- 第18類
- 第19類
- 第20類
- 第21類
- 第22類
- 第23類
- 第24類
- 第25類
- 第26類
- 第27類
- 第28類
- 第29類
- 第30類
- 第31類
- 第32類
- 第33類
- 第34類
- 第35類
- 第36類
- 第37類
- 第38類
- 第39類
- 第40類
- 第41類
- 第42類
- 第43類
- 第44類
- 第45類
發布時間:2019-06-12 10:32:52
6月10日,從南充市商務局獲悉,目前南充市已有近80家企業取得了“四川扶貧”集體商標使用權。這意味著這些企業可以享受包括財政、稅收、交通運輸等政策支持;參加全省各類技術培訓、貿易洽談、信息交流等活動;在廣告宣傳、展覽和其他商業活動中使用集體商標等。
據介紹,“四川扶貧”集體商標是全國首創,它不僅是扶貧產品的“身份證”,更是拓寬銷路的“通行證”。去年,四川省印發了《“四川扶貧”集體商標使用管理辦法(試行)》。《辦法》明確,“四川扶貧”集體商標可與區域公用品牌、企業自有商標共同使用。《辦法》強調,“四川扶貧”集體商標申請單位須來自全省88個貧困縣、72個有脫貧攻堅任務縣(市、區)的貧困村和建檔立卡貧困戶、飛地園區中,涉及產業扶貧的事業單位、協會及其會員,以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專合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和社會團體與其他經營組織。
《辦法》指出,要使用集體商標,企業須取得工商營業執照或社會團體登記證書等合法主體資格;扶貧產品須具備相應的生產和質量標準,生產加工銷售企業必須通過相應生產許可認證;無重大違法記錄和無質量安全事故等。滿足以下條件的扶貧產品可優先使用集體商標:扶貧產品通過相關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獲得省級以上的品牌、品質認定和認證;獲得出口資質;企業(專合社)已建成質量追溯體系等。
“‘四川扶貧’集體商標申請初審后,同級供銷社或履行供銷社職能的部門將申報材料上報省農產品經營集團復核審批,并提交省扶貧移民局項目中心備案。項目中心與申報主體簽訂商標使用許可合同,頒發授權使用證書。證書有效期不超過兩年,到期繼續使用者,須在合同有效期屆滿前60日內提出續用申請。”南充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南充市已有近80家企業取得了“四川扶貧”集體商標使用權,后續還有部分農特產品企業繼續申請商標使用權。
據了解,南充市取得“四川扶貧”集體商標使用權的企業包括南充尚好桑茶有限公司、南充銀海絲綢有限公司、南充農產品經營有限公司、儀隴縣人人之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四川客家兄弟食品有限公司、南充市高坪區斑竹竹藝有限公司等,涵蓋茶葉、果蔬、竹工藝品、食品等多個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