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類別
- 第01類
- 第02類
- 第03類
- 第04類
- 第05類
- 第06類
- 第07類
- 第08類
- 第09類
- 第10類
- 第11類
- 第12類
- 第13類
- 第14類
- 第15類
- 第16類
- 第17類
- 第18類
- 第19類
- 第20類
- 第21類
- 第22類
- 第23類
- 第24類
- 第25類
- 第26類
- 第27類
- 第28類
- 第29類
- 第30類
- 第31類
- 第32類
- 第33類
- 第34類
- 第35類
- 第36類
- 第37類
- 第38類
- 第39類
- 第40類
- 第41類
- 第42類
- 第43類
- 第44類
- 第45類
發布時間:2019-02-20 10:35:53
2018年,我國繼續位居全球頭號商標大國,全年商標申請量達712萬個。商標被認為是市場經濟的晴雨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市場主體的活躍程度。
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的數據,2018年度全國“申請人”商標申請量排名前11位中,BAT、京東、滴滴悉數上榜,其中BAT三家合計申請了超過1.5萬個商標。
21世紀經濟報道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數據庫隨機查詢了幾十個廣州朗佰申請的商標,結果顯示無一不被駁回。這6506個商標從2018年1月10日至3月27日分幾批申請注冊,其中3月27日一天就申請了2830個。
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數據庫未披露駁回的原因,但近日發布的征求意見稿中介紹了幾種非正常申請商標注冊的行為,其中包括“短時間內大量申請商標注冊,明顯超過合理限度”。
“這種短時間內批量申請注冊的行為,完全背離了作為品牌保護的商標使用的初衷。”原國家工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審查員張月梅說。
事實上近年來,以傍名牌為目的的商標惡意申請行為時有發生,以轉讓注冊商標牟利而非實際使用為目的的商標囤積注冊行為大量出現。
據原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2018年1月披露,威海地素貿易有限公司申請注冊300余件商標,均完整包含他人在先注冊、知名度較高的商標;自然人林浩申請注冊的200多件商標,與華為、微信等較高知名度的商標高度近似,涵蓋相同及類似商品服務。
比如,威海地素貿易有限公司申請的“貝太平鳥佳兒”“云尚太平鳥羽”等商標中包含知名的“太平鳥”商標;林浩則注冊了一個名為“HLIAVVEI”的圖形商標,名稱和圖案都與華為近似。英國亞瑟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則在啤酒、含酒精的飲料、醫療服務等領域申請注冊“HUGOBOSS”商標。
這一定程度上逼著騰訊、阿里等企業大量申請注冊商標,它們注冊這么多商標的原因之一是被動防御。”張月梅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
最知名的企業防御案例是,阿里巴巴注冊了包括阿里爺爺、阿里奶奶、阿里伯伯、阿里叔叔、阿里兄弟、阿里哥哥、阿里弟弟、阿里姐姐、阿里妹妹、阿里寶寶等“阿里家族”商標。為了防止被山寨,老干媽也注冊了老干娘、老干爹,甚至老姨媽等商標來防止“碰瓷”。
“知名企業防御性注冊商標其實成本很高。首先,需要繳納申請費和代理費;其次,商標三年不使用要被撤銷,因此面臨續展、變更、轉讓等花費,一些公司是在大筆砸錢。”張月梅說。
上一篇:“好聲音”系列商標糾紛案一審宣判
下一篇:嚴打惡意與欺騙,助力品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