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類別
- 第01類
- 第02類
- 第03類
- 第04類
- 第05類
- 第06類
- 第07類
- 第08類
- 第09類
- 第10類
- 第11類
- 第12類
- 第13類
- 第14類
- 第15類
- 第16類
- 第17類
- 第18類
- 第19類
- 第20類
- 第21類
- 第22類
- 第23類
- 第24類
- 第25類
- 第26類
- 第27類
- 第28類
- 第29類
- 第30類
- 第31類
- 第32類
- 第33類
- 第34類
- 第35類
- 第36類
- 第37類
- 第38類
- 第39類
- 第40類
- 第41類
- 第42類
- 第43類
- 第44類
- 第45類
發布時間:2019-02-11 10:27:48
據 Science 消息,位于美國弗吉尼亞州的美國專利商標局于周五公布了一份核準通知書顯示,加州大學(UC)在 2013 年 3 月 申請的一份 CRISPR 相關專利將在 8 周內正式發到。這是持續近 6 年的關于誰發明了 CRISPR 基因編輯技術的“世紀爭論”的一個最新進展。
CRISPR 技術被媒體評為 21 世紀最有影響的十大技術之一,也被認為是最有潛力獲得諾貝爾獎的技術之一。但在過去但幾年中,關于誰發明了 CRISPR 一直存在爭論。
爭論的雙方分別是被稱為“CRISPR 女神” Jennifer Doudna 所在的團隊,以及麻省理工學院的華人科學家張鋒團隊。
其中,Doudna和她的團隊最先于 2012 年在 Science 雜志上發表了利用 CRISPR 進行基因組編輯的技術,論文闡明了 Cas9 酶可以定向切割離體 DNA 的特殊位點。團隊的專利申請的優先日期是 2012 年 5 月 25 日。
2013 年,張鋒和他的團隊同樣在 Science 雜志發表研究成果,介紹了 CRISPR 技術在哺乳動物機體中的應用,并在 2013 年 10 月提出了 CRISPR-Cas9 技術的專利申請。團隊的專利申請的優先日期是 2012 年 12 月 12 日。值得注意的是,張鋒團隊申請了專利加速審查程序來加快專利申請速度。最終在 2014 年 4 月,美國專利及商標局授予張鋒基于 CRISPR-Cas9 系統的基因編輯技術專利,而當時由 Doudna 所在加州伯克利團隊提出的專利申請仍在審查之中。
隨后,加州伯克利團隊對此專利授予行為提出異議,他們認為,張鋒等人在申請專利過程中采取了“非正當競爭手段”,自己才應該是 CRISPR-Cas9 技術的專利所有人。關于 CRISPR-Cas9 技術專利的爭奪戰由此拉開序幕。
值得注意但是,同樣是 CRISPR 技術的先驅者,張鋒團隊和 Doudna 團隊都對這一技術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但是,Doudna 團隊的看法是,他們是 CRISPR 技術的原創者,張鋒和他的麻省理工團隊只是將他們發明的技術進一步應用到老鼠和人類細胞上。
雙方的紛爭在數月前出現重要進展,2018 年 9 月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院(CAFC)宣布,裁定麻省理工學院張鋒教授及其所屬的 Broad 研究所擁有的 CRISPR 專利有效,當時判決電子文件中表示,美國專利及商標局認為,Broad 研究所的發明與伯克利的申請涵蓋不同范圍,二者并不存在沖突。
當時聯邦巡回法院就曾指出,不管他們的主張是否具有可專利性差異,該判決都無法支持他們主張的合法性。這意味著裁決之后雙方還將可能出現法律糾紛,而且短期內還很難有最終結果。
此次美國專利商標局將向加州大學發出 CRISPR 相關專利,對處于爭論中的加州大學一方當然是一個有利消息,而這場“世紀爭論”何時才能最終落幕依然未有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