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類別
- 第01類
- 第02類
- 第03類
- 第04類
- 第05類
- 第06類
- 第07類
- 第08類
- 第09類
- 第10類
- 第11類
- 第12類
- 第13類
- 第14類
- 第15類
- 第16類
- 第17類
- 第18類
- 第19類
- 第20類
- 第21類
- 第22類
- 第23類
- 第24類
- 第25類
- 第26類
- 第27類
- 第28類
- 第29類
- 第30類
- 第31類
- 第32類
- 第33類
- 第34類
- 第35類
- 第36類
- 第37類
- 第38類
- 第39類
- 第40類
- 第41類
- 第42類
- 第43類
- 第44類
- 第45類
發布時間:2018-09-10 09:10:29
創維先鋒、創維云視、創維e家、創維嘉、創維美、創維酷酷……拼多多上攜帶著創維二字的“山寨”品牌讓創維商標的真正擁有者深圳創維集團瞪大了驚詫的雙眼,義憤填膺之下,創維集團發出了嚴正聲明,要求拼多多停止侵權與售假行為。
其實,除了創維的名字得到了令人炫目的花式延伸,還有一些馳名商標的變異種類也在拼多多平臺上出現,如與母嬰品牌“Pampers”極其類似的Parmebos、Paonmepors、Parmepas,與彩電品牌“康佳”十分靠近的KONKIA、KONGIKA、康佳視界,還有酷似vivo的vivk以及貼身OPPO的OPPOA3,等等。這種現象老百姓叫做是“蹭名牌”,學術與法律層面稱為商標侵權。
“李逵”遇到“李鬼”也不是今天才有的新鮮事。早幾年的時候,市場上就出現了一波不少的“山寨秀”,比如“康帥傅”山寨“康師傅”,“娃恰恰”仿冒“娃哈哈”,“恩念”混珠“思念”,“粵利粵”偽裝“奧利奧”,“超熊洗衣粉”克隆“超能洗衣粉”等等,只是其中的不少商標鼻祖并沒有將其當回事而一笑了之,或者擔心維權成本太高而放棄了訴訟,山寨者們魚龍混珠的膽子于是便越來越大。
除了看到貴州的“老干媽”因被湖南“老干媽”冒名頂替而將對方推到了被告席,國內更多的知名品牌企業選擇了防御性策略,如大白兔注冊了“小白兔”,阿里巴巴注冊了“阿里爸爸”,同時“老干媽”在維權的同時也注冊了“老干爹”。有趣的是,許多知名品牌并不滿足于局部性防御,而是圍繞著自己的金身構筑出了全方位的“護城河”,如小白兔還注冊了大灰兔、大黑兔、金兔、銀兔等十幾個近似商標,老干媽將老干娘、老干爸、干兒子、干女兒、老姨媽等商標悉數收入囊中,五糧液更是將六糧液、七糧液、八糧液、甘糧液、京糧液、貴糧液等商標符號納入自己旗下,至于馬云的阿里巴巴,也是將阿里爸爸、阿里叔叔、阿里爺爺與阿里奶奶等阿里家族一網打盡,而雷軍的小米公司同樣將藍米、紫米、桔米、蝦米等收歸門下。在不少企業眼中,這樣的防御策略被形象地比喻為“自己山寨自己”。
雖然“自己山寨自己”對品牌商而言能夠產生不少的好處,但同時也承受了不小的壓力。一方面,企業注冊商標尤其是一口氣注冊十幾種、幾十種商標都需繳納注冊資金,而且除了核心商標,像“自己山寨自己”的邊緣商標最多只有3年的法律保護期,期滿后若要續展,企業還要重新申請注冊與再度支付費用;另一方面,將一些與核心商標關聯或者近似的商標“雪藏”起來,如果自己長期不予啟動利用或者交易出讓,等于就是優質商標資源的閑置,商標持有人不能從中獲得附加值不說,商標對于社會的價值外溢功能也會被鎖定與抑制。由此我們也進一步看到了企業“自己山寨自己”的尷尬與酸澀。
中國語言文化博大精深,漢字搭配空間更是豐富無比,品牌企業即便是采取了“山寨自己”的防御性策略,但也難免不掛一漏萬。比如小白兔注冊了“一條龍式”的商標,但還是疏忽了小貝兔、大日兔等,同樣,六個核桃注冊了七個核桃、八個核桃等近似商標,但六仁核桃、六大核桃等卻層出不窮。品牌企業在明處,山寨投機者在暗處。明暗之間的博弈如果沒有完備與強硬的法律機制揚善懲惡,天平的一方很容易傾向和有利于后者。
商標轉讓及各類商標服務標谷網可滿足客戶的各類商標需求,標谷內有大量優質商標可供挑選,種類齊全,好聽易記。商標轉讓標谷網經驗豐富,轉讓流程安全便捷讓您節省大量寶貴時間。在商標轉讓中,如客戶遇到任何問題,歡迎咨詢標谷網官方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