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廣州市工商局大力實施
商標品牌戰略,充分發揮商標品牌在建設現代經濟體系、推動創新驅動發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取得顯著成效。
根據其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市商標注冊申請量達32萬件,同比2016年增長68%;年商標注冊量13萬件,年增長率達24%,日均注冊商標356件,在全國各大城市名列前茅。
截至目前,全市累計有效注冊商標75萬件,比五年前翻了一番,全市平均每2.4個經濟主體就擁有一件注冊商標。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量累計1330件,占全省總量的24%。
這樣的好成績得來不易。過去一年中,廣州市工商局從三大方面“落子”。
首先是加大商標培育力度。2016年12月,全國首個京外商標審查協作中心在廣州成立后,企業可在本地辦理從商標申請到商標變更、續展、注銷等全流程商標注冊業務,節省辦理時間,降低注冊成本。
成立一年多以來,商標審查協作廣州中心不斷豐富落實商標注冊便利化改革的服務內容,探索形成在全國可復制推廣的工作模式,主動服務、積極服務、創造性服務,成為面向市場主體,特別是小微企業的便民窗口,成為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服務窗口,每年為廣州企業節約商標注冊成本近億元。
通過制定《關于實施商標品牌戰略“十三·五”發展規劃的意見》,多渠道深入宣傳商標法律法規知識,展示了廣州知名商標品牌形象,打造“廣貨”名片。指導“廣汽”、“唯品會”等大型企業爭創馳名商標,目前全市擁有中國馳名商標增至139件。
與此同時,廣州市工商局支持行業協會注冊“大羅塘珠寶”、“沙灣珠寶”、“白云裘皮”等集體商標,全市有效集體商標21件。大力實施“商標品牌精準扶貧”戰略,全市新增農產品商標約1.3萬件,推動全市農業經濟品牌化發展。
其次,是推動商標產業發展。去年,廣州市工商局成立的國家商標品牌創新創業(廣州)基地是國內首個以商標品牌為主題的“雙創”基地。該基地堅持商標品牌服務業全產業鏈發展思路,通過政府統籌規劃和政策引導,整合行業和社會各方資源,建設商標注冊服務、商標權保護、商標品牌管理和商標品牌資產運營四大平臺,吸引商標品牌服務業等相關產業的市場主體集聚經營,凸顯商標品牌服務集聚效應,提升地區競爭優勢,構建商標設計、商標代理、商標評估、商標交易、商標融資、商標法律服務、品牌運營等商標品牌服務業全產業鏈條。
目前,基地已集聚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進駐經營,集聚和輻射效應初步顯現。推動產業集群融合發展,著力培育發展“獅嶺皮具”、“新塘牛仔”等區域品牌,提升地區核心競爭力。
另外,廣州市工商局還扶持“增城菜心”、“深井霸王花”等農產品商標的創新運用,促進了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企業品牌化經營和農民增收,并引導全市企業發揮商標資本價值,大力推動商標質押融資。自2015年以來,全市共有42家企業辦理了商標權質權登記,質押融資金額達10億元,實現將商標無形資產轉化為“真金白銀”。
最后,是強化商標保護力度。協調商標審查協作廣州中心,將我市擁有馳名商標、老字號商標、公共資源商標、入選廣東省500強企業主營商標等納入重點保護名錄,在商標注冊申請審查環節予以重點保護,防止“傍名牌”和“惡意搶注”。
同時結合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和“溯源”專項行動,進一步加強注冊商標專用權保護力度,扶持企業進行商標異地維權,降低企業商標維權成本。
2016年以來,全市工商和市場監管系統共查辦商標侵權和假冒偽劣案件2663宗,占全省工商和市場監管系統查辦案件總數的三分之一,涉案案值4665萬元,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標識達430萬件,移送公安機關案件35宗,移送案件案值近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