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類別
- 第01類
- 第02類
- 第03類
- 第04類
- 第05類
- 第06類
- 第07類
- 第08類
- 第09類
- 第10類
- 第11類
- 第12類
- 第13類
- 第14類
- 第15類
- 第16類
- 第17類
- 第18類
- 第19類
- 第20類
- 第21類
- 第22類
- 第23類
- 第24類
- 第25類
- 第26類
- 第27類
- 第28類
- 第29類
- 第30類
- 第31類
- 第32類
- 第33類
- 第34類
- 第35類
- 第36類
- 第37類
- 第38類
- 第39類
- 第40類
- 第41類
- 第42類
- 第43類
- 第44類
- 第45類
發布時間:2017-06-15 09:40:11
美國一些媒體和政界人士近來對與特朗普有關的商標在中國注冊商標情況越來越感興趣。比如《紐約時報》14日報道了新近獲批的6個此類商標,宣稱這擴大了特朗普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商業利益。美媒這樣報道時往往會與特朗普競選時期對“中國偷走了美國人工作”的指控聯系起來,暗示他后來對中國的態度出現緩和與這些商標獲批有關。
美國8名民主黨參議員上月底致信特朗普,也拿與他有關的商標在華注冊說事,質疑這會妨礙特朗普總統代表美國的勞工和他們的企業對抗中國。
中國頻頻在美國建制派與特朗普的斗爭中躺槍,除了商標問題,還有一些人為了批評特朗普使勁夸中國的。中國本來在美就是挺敏感的標簽,在數落特朗普的同時無論褒貶中國,都能更吸引眼球。
特朗普公司的法律顧問解釋說,注冊那些商標是為了對公司權益進行預防性保護。美國輿論怎么看這些解釋,完全是美國的事,中方是否批準那些商標則需嚴格遵守中國的法律程序,事實上,專利批準機構的確是這么做的,該機構不會看美國輿論的臉色來決定是不是批準它們。
美國建制派控制的輿論決心與特朗普死磕,中國無論如何都會被找到茬。中國專利機構按正常程序批準了上述專利,那些輿論有話說。如果沒有批準呢?相信那些輿論更會有話說,編出更多離奇的故事。
美國選一名大富商當總統,本來就會面對他的公司利益與國家利益如何區隔的問題。美國已有相關法律,但看來美國社會對這種區隔的高度有效信心不太足,有些疑神疑鬼的。這也是與特朗普勢不兩立的那些媒體機構能夠就此大做文章的深層原因。
不過有人擔心這樣搞下去中國說不定會成為“第二個俄羅斯”,中美經濟合作被嚴重殃及。問題大概走不到那樣的嚴重程度。美俄除了戰略博弈,經濟文化聯系很少,美國建制派猛懟俄羅斯沒有多少社會代價。中國則不同,中美貿易規模是全球國家之間最大的,中美經濟文化聯系對兩國而言都很深刻,它不太可能成為美國國內臨時政治斗爭肆意揮霍的籌碼。
所以中國無需受美國輿論圍繞“特朗普商標”各種質疑的影響,對特朗普公司今后與中國發生的任何聯系,我們都應坦然處之,如果還有該公司旗下新的申請在華注冊商標,依照中國法律該批的依然應當批,不該批的就不應獲批。美國那邊有什么糾葛是美方內部的事,讓他們自己去解決,中國無需操心。
中國社會也應冷靜評估特朗普總統的對華政策趨向。他回到一個中國立場,其他問題上也不像一開始時那么激進,但這不能被看成是他整個任期對華政策的路線方向已經確立。必須看到,他腦子里只有美國的國家利益,而且有做交易的思維,不太在乎“說變就變”,與他打交道始終都會有某種不確定性。
對一個有些混亂的美國,中國唯有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才能有資本與美國各種力量周旋,不受到它們任何一方的特別牽制,使中美關系的相當一部分主動權握在我們的手里。
相關標簽: 公司商標
上一篇:商標轉讓中需要了解法律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