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是生產者和消費者共同的追求,是供給側改革和需求側升級的方向,是企業乃至國家綜合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在全球資源配置中起著重要甚至決定性作用。深圳積極應對當前國內外發展新形勢,適應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高度重視并持續推進知名品牌建設工作,在品牌建設方面走在全國前列,極大提升了城市發展質量。越來越多的自主品牌在國際社會嶄露頭角,助推深圳加速邁向世界“品牌之都”。
早在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調研時指出,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2016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的意見》明確提出:“設立‘中國品牌日’大力宣傳知名自主品牌,講好中國品牌故事,提高自主品牌影響力和認知度。”今年4月,國務院批復發改委,同意自2017年起,將每年5月10日設立為“中國品牌日”。這標志著“發揮品牌引領作用”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今年“中國品牌日”的主題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開啟自主品牌發展新時代”。
4月20日至26日,深圳率先舉辦了首屆“深圳國際品牌周”活動,獻禮“中國品牌日”。國務院參事、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名譽副理事長、國家質檢總局原副局長葛志榮認為,在新時期,品牌建設工作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品牌建設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好時期,迎來了一個關鍵的發展新階段。深圳率先舉辦全國第一個“深圳國際品牌周”,既有示范意義,又有推動作用。
廣東省政府參事、深圳工業總會執行主席王肇文則表示,首屆“深圳國際品牌周”是深圳市委、市政府按照國務院《關于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的意見》文件精神,統一安排深圳工業總會攜手各區政府和有關部門,聯合舉辦以“品牌引領·創造質量”為主題的品牌建設活動。活動旨在通過政社合作、十區聯動,助推各區開展質量品牌建設,共同營造“城市質量提升年”的濃郁氛圍。
首屆“深圳國際品牌周”期間,深圳十個區(新區)通過品牌展示、學術沙龍、品牌培訓、市民互動等多種形式開展了各具特色的主題活動,內容涵蓋3D打印、文化創意、“互聯網 ”、老區復興、國際貿易、智能制造、質量管理、自主品牌、健康環保、生物醫藥、海洋經濟、供給質量等諸多熱點話題。此外,品牌周還舉辦了“深圳知名品牌走進消費者”和“深圳知名品牌微電影展播”兩項專場活動;44家知名企業借助“微電影新媒體”的傳播效應,向世界講述深圳的品牌故事,集中展示了深圳企業品牌建設成果;50多位國際友人專程從歐洲、日本來深參會,這無疑大大增加了深圳品牌周的國際色彩。
同時,國家工商總局批復同意深圳廣告產業園區規劃中增加寶安基地(國家品牌館)。國家品牌館落戶深圳,這是深圳質量建設、品牌建設的又一成果。國家品牌館將以展覽展示為手段,以“創意科技”為核心,不斷提升深圳品牌、中國品牌的影響力;采用雙軌運營機制,通過建立學術委員會與專家委員會組建品牌智庫。借助展示平臺、服務平臺、傳播平臺和價值平臺“四大平臺”,國家品牌館將向世界講述中國品牌故事,為國家品牌集體發聲。華為、萬科、騰訊、順豐速運等深圳企業,將成為首批進駐該館的國家品牌。
近年來,深圳將品牌塑造作為打造“深圳質量”的重要一環,以品牌戰略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頻頻發力,全力打造“品牌之都”。華為、騰訊、招商銀行、平安、萬科等深圳品牌享譽全球,成為行業巨頭。據不完全統計,深圳自主品牌逾10萬個,居全國各大城市之首。截至2016年12月,深圳累計擁有“中國馳名商標”166件,連續多年居副省級城市首位。在2016年“全球最具價值品牌百強榜”中,深圳的騰訊、華為、中國平安3家企業上榜,占中國上榜企業的1/5,其中騰訊以全球第11名的排名居中國上榜企業榜首。2016年全年新增廣東省名牌產品68個,數量創歷年之最。
“品牌經濟”成為深圳經濟的一大亮點。深圳知名品牌培育評價活動已連續舉辦14屆,累計評選產生深圳知名品牌682個。這些企業僅占全市企業總數的萬分之五,銷售額合計占全市銷售總額42.9%、納稅額占35.01%、出口額占29.71%。這些數字是深圳企業品牌建設成果的最好例證。深圳知名品牌也逐漸成為創造深圳質量的主力軍。深圳知名品牌培育評價系列活動在國內外產生較大影響,其實踐成果已經上升為品牌建設的原則和要求寫入國家《質量發展綱要》。王肇文說,“在品牌建設方面,我們向全市人民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近年來,深圳加強自主品牌建設,發展品牌經濟,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建成羅湖黃金珠寶、南山移動電話、龍崗時尚眼鏡、龍華時尚服飾產業集聚區等4個“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以品牌集群帶動產業集聚。譬如,羅湖擁有珠寶類“中國名牌”20多個,占全國的近半份額,占據了“中國珠寶看深圳,深圳珠寶看羅湖”的市場高地;龍崗區橫崗街道是名副其實的“眼鏡王國”,分布著大大小小數百家眼鏡生產企業,眼鏡年產量超過1.25億副,約占全球高端眼鏡產量的70%。目前,坪山區“新能源汽車知名品牌示范區”和光明新區“鐘表知名品牌示范區”獲批創建資格,寶安區“廣東省工業機器人產業知名品牌示范區”創建加快推進。深圳服裝、珠寶、鐘表等優勢產業累計擁有自主品牌3320個,走出了一條以品牌帶動傳統產業升級的道路。
國際化是品牌發展的必由之路,深圳堅持企業塑造品牌的主體地位,促進企業及其產品品質提升,加快構建全面支持企業及產品“走出去”的服務體系,在國際市場開拓屬于深圳的“一片天”。通信領域的華為、中興,互聯網領域的騰訊,基因領域的華大,金融領域的招商、平安,房地產領域的萬科、金地,醫療器械領域的邁瑞,彩電領域的創維、康佳等深圳品牌紛紛進軍全球市場,與歐美大牌“掰手腕”。深圳品牌已在國際市場“唱響”,目前全市擁有世界500強企業6家。
今年2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五次會議上強調,振興制造業,要推動制造業從數量擴張向質量提高的戰略性轉變,讓提高供給質量的理念深入到每個行業、每個企業心目中,使重視質量、創造質量成為社會風尚。
作為全國首個質量強市示范市,深圳加快推進經濟發展轉型升級,主動適應消費結構發展變化,持續開展深圳品牌建設,打造國際品牌,把品牌建設作為供給側改革的重要著力點。品牌建設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產業升級的重要內容,也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標準與質量提升到一定水平之后的必要之舉。
自2011年以來,深圳持續開展“質量強市”工作考核,有力地推動了全市質量工作的深入開展。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深圳繼續推動深圳質量、深圳標準向縱深發展,以深圳質量、深圳標準的引領示范助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大力開展“標準、質量、品牌、信譽”四位一體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質量全面提升。深圳2016年質量強市工作及年度質量工作考核報告顯示,深圳質量型發展特征更加凸顯,“深圳標準”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深圳品牌工作取得新進展,深圳信譽建設取得新成績。根據全市2016年度質量工作考核,25個被考核成員單位的得分均超過90分,考核等級均為A級。
此外,深圳標準認證制度獲國家認監委批準實施,標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創建獲國家標準委批復同意。全年深圳企業和機構主導或參與制定國際標準249項、國內標準307項,累計培育標準聯盟28家,共發布團體標準302項。華為、中興等8家龍頭企業9個產品通過首批深圳標準認證。“深圳標準”專項扶持資金從3000萬元大幅提高到7000萬元,全年共受理資助項目705項,同比增加近3倍。
2017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深圳的“城市質量提升年”。深圳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委制定了深圳市《提升深圳品牌行動計劃(2017—2020)》,以深圳質量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推動產業品牌化發展,加速打造“品牌之都”,講述中國品牌故事,傳播自主品牌文化內涵,樹立中國自主品牌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