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類別
- 第01類
- 第02類
- 第03類
- 第04類
- 第05類
- 第06類
- 第07類
- 第08類
- 第09類
- 第10類
- 第11類
- 第12類
- 第13類
- 第14類
- 第15類
- 第16類
- 第17類
- 第18類
- 第19類
- 第20類
- 第21類
- 第22類
- 第23類
- 第24類
- 第25類
- 第26類
- 第27類
- 第28類
- 第29類
- 第30類
- 第31類
- 第32類
- 第33類
- 第34類
- 第35類
- 第36類
- 第37類
- 第38類
- 第39類
- 第40類
- 第41類
- 第42類
- 第43類
- 第44類
- 第45類
發布時間:2016-12-25 14:18:37
近日,一份發自日內瓦的最新報告讓中國知識產權從業者振奮。11月23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布的年度報告《世界知識產權指標》顯示,2015年中國專利申請量達到110.1864萬件,占全球總量近40%,超過美國與日本之和。
“超乎尋常”的中國專利
WIPO總干事高銳表示:“中國的數字超乎尋常,是全球首個一年內受理專利申請超過100萬件的國家。”
對此,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中國知識產權研究會副理事長李順德接受科技日報采訪時分析,專利數量的顯著提升與我們創新成果的增加、知識產權意識的增加分不開。
國家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科技日報采訪時表示,2015年我國專利申請量保持了快速增長的態勢。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規劃發展司的統計,2015年專利申請受理量同比增長18.5%。其中,發明專利增長18.7%。
其實早在今年年初,國家知識產權局內部就曾經對“2015年發明專利年度申請受理量首次突破100萬件”有過廣泛的討論。發明專利授權量大幅上升被認為是我國專利水平獲得長足發展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專利大國到強國的距離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去年收到的100多萬件專利申請中,只有4.2萬余件申請了國際專利。從這一數據可看出,我國在世界范圍內的專利競爭力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透過現象看本質,我們的專利含金量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高科技領域的重大發明還比較少”,李順德說,“專利的影響力要看它對生產力的發展產生了多大的影響,要看它對國家發展的推動作用有多大,這方面我們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實際上,從2011年開始,我國已成為全球專利申請量第一大國,到2015年我國已連續5年蟬聯“全球第一專利國”。然而,在專家們看來,我國離知識產權強國還有較大的距離。
“專利戰”怎么“打”
在本次發布的《世界知識產權指標》報告里,來自中國的華為和中興通訊都成為了全球專利數量排名前十的企業。國家知識產權局曾經對國內專利密集型產業做過統計。數據顯示,通訊企業是我國專利發展的領軍行業。而十年前,這個行業的中國企業卻被國際同行的專利戰“打得暈頭轉向”。
標谷網精品推薦:
27類地毯地墊墻紙商標:歐詩圖
27類地毯地墊墻紙商標:古曼尼
上一篇:如何定位商標價值
下一篇:嚴打惡意與欺騙,助力品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