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類別
- 第01類
- 第02類
- 第03類
- 第04類
- 第05類
- 第06類
- 第07類
- 第08類
- 第09類
- 第10類
- 第11類
- 第12類
- 第13類
- 第14類
- 第15類
- 第16類
- 第17類
- 第18類
- 第19類
- 第20類
- 第21類
- 第22類
- 第23類
- 第24類
- 第25類
- 第26類
- 第27類
- 第28類
- 第29類
- 第30類
- 第31類
- 第32類
- 第33類
- 第34類
- 第35類
- 第36類
- 第37類
- 第38類
- 第39類
- 第40類
- 第41類
- 第42類
- 第43類
- 第44類
- 第45類
發布時間:2016-09-20 14:31:39
男裝商標轉讓講解
一、我國各領域對于知識產權的重視程度正日益增長。
近期隨著各種根據網絡小說改編影視作品的“IP”熱(比如《瑯琊榜》、《羋月傳》、《盜墓筆記》等),普通公眾以及相關行業從業者也將視線逐漸轉移到了如何做好知識產權的侵權風險規避以及如何應用知識產權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具體到廣告行業,廣告行業作為一個以創意創新為核心競爭力的行業,一方面,沒有創新,企業便失去了核心價值;另一方面,企業因創新而產生的知識產權成果如果得不到有力的保護,那么創新便會很快被復制,不僅創新成本無法回收,而且因創新成本而增加的產品服務價格,使企業處于不利的競爭地位。因此,對于廣告行業企業而言,不創新是死路,創新而不保護更是死路。尤其是作為中小型企業,習慣性忽視知識產權的保護以及風險規避,豈不知知識產權正是該類企業四兩撥千斤搶占市場的重要手段,運用得當的話不僅可以避免自己的無謂損失更可以獲得不菲的收益。
二、最近幾年,我國知識產權領域案件呈幾何量級增長。
比如,2010年起,唯冠集團與美國蘋果公司在全球就“IPAD”商標進行了一系列的訴訟,事情起因便是2000年時唯冠集團在全球各地注冊了“IPAD”商標,因蘋果公司后續商標轉讓事宜的操作失誤,導致了最終在2012年時蘋果公司通過法院主持調解向唯冠集團支付了6000萬美元(當時合計人民幣約3.6億元),才終止了針對“IPAD”商標的一系列訴訟。這筆錢對于當時走在破產邊緣的唯冠集團解決了很多的債務問題,讓蘋果公司付出了不菲的代價。
同樣的,廣藥集團(王老吉)和加多寶公司關于紅罐涼茶外包裝的系列訴訟,也同樣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并且為知識產權領域維權樹立了里程碑式的借鑒意義。兩大陣營的一系列訴訟,自2013年6月至今,法院共對廣藥王老吉與加多寶的多起案件進行宣判,案件涉及商標、裝潢、廣告語等多項行為,廣藥王老吉均勝訴,加多寶均被判構成不正當競爭,累計需支付賠償金近2億元。這同樣體現了企業在知識產權領域的合理運作所能帶來的經濟價值。
三、中小型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建議。
看到這里,也許大部分中小型企業覺得知識產權方面的事都是大公司大集團的事,跟自己的關系不大。這種想法大錯特錯,我國中小企業數量占到總數的95%甚至更多,因為受制于人員、資源、業務類型等硬件條件,只能另辟蹊徑來謀求市場的一席之地。而這種方法就是創新,每年全國的近七成以上的發明專利、技術創新等都來自于這些中小型企業。但因為重視程度不夠、不想單獨拿出一部分成本等原因,大部分中小型公司沒有專門的法務部或者專業的法務人員,更遑論有專業的知識產權防御或者維權能力。很多中小型企業將其大部分資金資源全部用來產品服務的研發,但是對于千辛萬苦研發出來的成果卻不予以有效的保護,經常造成費了半天勁給別人做了嫁衣,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打了水漂。還有的覺得偶爾使用一下某個知名品牌的logo或者打個擦邊球問題不大,結果被權利人維權,損失巨大,賠了夫人又折兵。因此,筆者建議中小型企業一定要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不要本末倒置,節約了一點成本反而造成更大的損失。
標谷網精品推薦:
25類服裝鞋帽圍巾商標:漢領
25類服裝鞋帽圍巾商標:傳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