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類別
- 第01類
- 第02類
- 第03類
- 第04類
- 第05類
- 第06類
- 第07類
- 第08類
- 第09類
- 第10類
- 第11類
- 第12類
- 第13類
- 第14類
- 第15類
- 第16類
- 第17類
- 第18類
- 第19類
- 第20類
- 第21類
- 第22類
- 第23類
- 第24類
- 第25類
- 第26類
- 第27類
- 第28類
- 第29類
- 第30類
- 第31類
- 第32類
- 第33類
- 第34類
- 第35類
- 第36類
- 第37類
- 第38類
- 第39類
- 第40類
- 第41類
- 第42類
- 第43類
- 第44類
- 第45類
發布時間:2021-12-02 10:11:33
自8月份美國商務部總監察長辦公室(OIG)發布了關于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的一份審計報告以來,USTPO在該報告的建議下,開展了一系列詐騙風險管理和內部人員管理的措施,包括制定標準和程序,以識別和調查在大量欺詐或不準確商標申請中被列為代理人的美國執業律師,以及通過提供指導、采取處分或酌情采取其他行動來規范律師的行為;創建風險框架以解決欺詐性或不準確的商標申請并定期更新風險框架等。
近日,美國司法部在打擊商標詐騙行動方面取得重大勝利,在美國逮捕一名拉脫維亞公民并起訴其在美國進行詐騙犯罪。時間引發商標圈廣泛關注,因為這位被告的詐騙行為與各美國商標申請人息息相關——通過偽造商標續展通知的手段,騙取2900多名商標注冊人通過指定渠道繳費。犯罪嫌疑人在偽造的文書中使用USPTO的二維碼,受害者掃描后即跳轉至專利商標局的官方網站,從而對該通知信以為真,上當受騙,
事件經媒體報道后,USPTO也發布了相關詐騙預警通知,提醒商標申請人從正規專業渠道尋求知識產權代理,避免上當受騙,并向宣布已與當局司法部、郵政檢查局等部門聯合采取行動,打擊利用商標程序實施詐騙。
這類型的商標騙局在國內也不是新鮮事,早有郵寄到付文書騙取高昂郵費,后來出現諸如《商標駁回預警通知書》等各種新型“自創”通知書,各種詐騙形式層出不窮。而美國商標的申請和審查程序與中國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美國USPTO官方通知往往只會下發至已登記的代理人的郵箱或其他接收方式,一般不會直接通知申請人。即使收到通知,為了避免錯過期限未及時處理,或不確定真實性,最好向商標代理人核實情況。
該案中,犯罪嫌疑人謊稱受害者商標有效期即將屆滿,需要辦理商標續展并繳納一筆高得出奇的續展費用。在此提醒各申請人,美國商標有效期為10年,有效期屆滿前一年可辦理續展,USPTO官費為300美金,可不要上當受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