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類別
- 第01類
- 第02類
- 第03類
- 第04類
- 第05類
- 第06類
- 第07類
- 第08類
- 第09類
- 第10類
- 第11類
- 第12類
- 第13類
- 第14類
- 第15類
- 第16類
- 第17類
- 第18類
- 第19類
- 第20類
- 第21類
- 第22類
- 第23類
- 第24類
- 第25類
- 第26類
- 第27類
- 第28類
- 第29類
- 第30類
- 第31類
- 第32類
- 第33類
- 第34類
- 第35類
- 第36類
- 第37類
- 第38類
- 第39類
- 第40類
- 第41類
- 第42類
- 第43類
- 第44類
- 第45類
發布時間:2021-06-11 17:11:05
日前,北京海淀法院宣判了全國首例認定直播帶貨場景下的直播平臺為電商平臺的商標侵權案。該案中,賽飾貿易(上海)有限公司發現萊州市弘宇工藝品有限公司在抖音平臺售賣帶有“AGATHA”字樣和其特定圖標的手提包,以侵害商標專用權為由,將弘宇公司、北京微播視界公司訴至法院。法院一審判決弘宇公司賠償原告經濟損失30萬元及合理開支10598元;被告微播視界公司因對被訴行為已盡到合理注意義務,不應承擔責任。
這起商標侵權案因為涉及直播帶貨場景而引人注目。本案中,被告弘宇公司未經授權,擅自把原告賽飾公司授權獲得而具有獨占許可使用權的“AGATHA”標識和兩枚商標,用于直播帶貨營銷,屬于典型的商標侵權行為,被法院判決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自在法理邏輯中。
近年來,直播帶貨風口正勁,有力活躍了交易,繁榮了市場。但與此同時,直播帶貨營銷中的商標侵權行為也屢見不鮮,亟待依法糾偏。
隨著直播帶貨商業模式的興起,其場景中的商標侵權行為日益多樣化,由此導致使用他人商標的合理邊界模糊不清。如何認定直播平臺是否屬于電商平臺,并以此追究商標侵權者的法律責任,成為一大難題。
相關標簽: 商標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