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類別
- 第01類
- 第02類
- 第03類
- 第04類
- 第05類
- 第06類
- 第07類
- 第08類
- 第09類
- 第10類
- 第11類
- 第12類
- 第13類
- 第14類
- 第15類
- 第16類
- 第17類
- 第18類
- 第19類
- 第20類
- 第21類
- 第22類
- 第23類
- 第24類
- 第25類
- 第26類
- 第27類
- 第28類
- 第29類
- 第30類
- 第31類
- 第32類
- 第33類
- 第34類
- 第35類
- 第36類
- 第37類
- 第38類
- 第39類
- 第40類
- 第41類
- 第42類
- 第43類
- 第44類
- 第45類
發布時間:2021-05-17 09:39:26
商標價值可大可小,不少老牌商標單靠一個商標就能讓企業起死回生。
作為一種無形資產,商標如今的申請注冊是一天比一天難,稀缺性慢慢成為了商標的一個代名詞。就連火遍全國的“德云社”也遭遇過商標危機,遭遇了別人的“蹭名牌”行為;具體詳情如下:
2017年湖南一家名為德云堂大藥房有限公司的企業,向商標局申請提交了“德云堂”的35類商標申請,但結果卻被商標局駁回,理由是文字造成了商標的近似,易使公眾對服務來源產生混淆或誤認,而該公司也啟動了商標的駁回復審工作。
“德云社”的商標申請注冊的早,根據商標在先申請原則,“德云堂”的商標被駁回也在情理之中。這起商標案是屬于3個字的商標近似,而且是前兩個字的商標近似,最后一個字含義近似,申請下來的概率是很低的。
如果換成“雷云社”、“道云社”等商標注冊,其通過的可能性都會比“德云堂”的通過率高。因為在商標申請中,第一個字的近似判決是占很重要的因素在里面的。
說完“德云社”,再聊聊“郭德綱”名字的相關商標問題。據了解,早在2006年,郭德綱就注冊了“郭德綱”商標。從他的演藝生涯不難推算,那時,郭德綱開始走紅不久,這下手也真是夠快的!
“郭德綱”商標涵蓋了45大類,除了他本人注冊的之外,其余的注冊者幾乎全是“德云社”。
而資料顯示,北京德云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1月17日,法定代表人王惠恰是郭德綱的妻子。也就是說,在公司剛成立不久,“郭德綱”商標就被自己家全類注冊了。
郭德綱連手持扇子的經典照片及簽名也注冊了圖形商標!可見在商標的保護上,德云社在防止別人侵權下了不少功夫。
這樣的商標布局,為德云社以后億萬產業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小編細細查詢,德云社從2006年起便開始申請商標,至今已經為德云社申請了311枚商標,不得不說這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還是非常到位的。
看完“德云社”、“郭德綱”的商標申請保護之路,小編得出一個結論:商標名稱進行全類注冊非常有必要!
中國有句俗話“槍打出頭鳥”,這句話在商標領域再合適不過了。在商標領域,有一大群「傍名牌、抱大腿」的不良分子,不停地蹭著熱度,搶注商標,一旦搶注不了正品,還會發揮超常的想象力進行山寨和效仿。
這時,商標進行全類注冊就是最好的一種選擇。
“全類注冊”是指:同一個申請人就同一個商標在《分類表》所列全部類別(目前共45個類別)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申請注冊商標的行為。很多時候明星或名品注冊全類商標,并不是過度保護,而是在進行“正當防衛”。
商標,是品牌的法律上的說法,也是品牌在法律層面上的保護。提前布局商標,也是為了掌握先機,畢竟未雨綢繆總好過亡羊補牢。
那么商標全類注冊的好處,究竟有哪些呢?
商標全類注冊最直接的意義在于:一旦注冊成功,其他任何人在任何類別注冊相同或近似的商標都會很難。而他人未經同意使用時,還可以合法地要求其停止使用。
商標是品牌建設的基礎,在45個類別上做好商標保護,一方面能防止自己的商標因為他人在其它類別注冊了相同或近似商標而被淡化。
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在自己的品牌做大做強后,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在自己主要經營的商品或服務以外的類別進行注冊,搭便車、打擦邊球,攀附自己辛苦創造的品牌價值。
對于大公司來說,做好商標布局,是需要在宣傳之前就必須要做好的,當品牌的知名度打響之后再想起來保護商標就晚了。
相關標簽: 商標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