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類別
- 第01類
- 第02類
- 第03類
- 第04類
- 第05類
- 第06類
- 第07類
- 第08類
- 第09類
- 第10類
- 第11類
- 第12類
- 第13類
- 第14類
- 第15類
- 第16類
- 第17類
- 第18類
- 第19類
- 第20類
- 第21類
- 第22類
- 第23類
- 第24類
- 第25類
- 第26類
- 第27類
- 第28類
- 第29類
- 第30類
- 第31類
- 第32類
- 第33類
- 第34類
- 第35類
- 第36類
- 第37類
- 第38類
- 第39類
- 第40類
- 第41類
- 第42類
- 第43類
- 第44類
- 第45類
發布時間:2021-03-11 15:35:59
商標轉讓價格從幾千到幾十萬不等,但據商標網了解,現在商標價格一般集中在2-5萬。具體價格根據商標的品質來定,畢竟好商標難求,一個好聽的商標,在后期可以節約很多推廣費。那么商標買賣轉讓中有哪些風險需要我們去規避呢?
一、商標以次充好
很多人在簽訂商標轉讓協議時會忽略一個非常重要的細節,那就是商標是否已經被許可、抵押、轉讓,是否已經申請異議、注銷等問題。如果是這樣的話,收購將會涉及到無窮無盡的糾紛,這可以想象法律風險和后果。因此,當你看到一個容易記住的商標時,不要急于去推銷它。在簽訂協議前,使用商標搜索工具檢查商標狀態是否有效。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商標受理通知書”并不意味著該商標已經成功注冊,只有具有“商標注冊證”的商標才能受到法律保護。如果買受人在申請中明知該情況仍堅持購買該商標,也應在協議中注明責任和權利風險,否則有欺詐嫌疑。
二、非法轉讓
目前,我國的《商標法》及其實施條例只賦予商標局對商標轉讓申請的審批權,而沒有規定審批權不當的責任。這提供了一個機會,一些犯罪分子利用法律上的漏洞偽造商標持有人的密封,假的簽名商標持有人,他人的注冊商標轉讓給自己或他們的同事,并申請相關手續到商標局作弊的“法律”外觀。如果被指控,他們會逃跑,不會出庭,也不會帶著文件出庭。當這種情況發生時,買家不僅損失了金錢,還失去了寶貴的時間和商業機會。因此,在簽署購買協議之前,一定要核實賣家的真實身份,或者找專業人士檢查。
三、缺乏誠信
立即簽訂正式的商標轉讓協議,很多缺乏誠信的賣家仍然會以各種理由拒絕轉讓或獅子大開,目的是為了索要高額的轉讓費。最后,買家通常認為訴訟是麻煩,耗時和昂貴的,他們必須支付法律費用,調查和證據費用,等等,所以他們不得不吞下他們的驕傲和接受賣方的請求,并支付額外費用轉讓商標,他們已經同意。這種行為確實令人憎惡。怎樣才能避免這些風險呢?在我看來,最好的辦法是與代理機構簽訂一項交易損失賠償計劃。
四、近似商標未一并轉讓
在簽訂商標轉讓協議時,需要警惕的是,有些賣方故意隱瞞與轉讓商標類似的商標,不將其一起轉讓。這種行為不僅違法,更重要的是直接損害了買受人的合法利益。這樣的情況有很多,如果你沒有專業能力,很容易被騙。筆者建議,如果需要購買商標,一定要請專業人士為其進行風險分析和購買,并在轉讓協議中注明相應的權利和規定,保護其合法權益。此外,如果是代理購買,還可以要求賣方簽訂“獨家許可協議”,這充分保護了商標的使用權,無任何后顧之憂;也可以購買使用,一舉兩得,十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