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類別
- 第01類
- 第02類
- 第03類
- 第04類
- 第05類
- 第06類
- 第07類
- 第08類
- 第09類
- 第10類
- 第11類
- 第12類
- 第13類
- 第14類
- 第15類
- 第16類
- 第17類
- 第18類
- 第19類
- 第20類
- 第21類
- 第22類
- 第23類
- 第24類
- 第25類
- 第26類
- 第27類
- 第28類
- 第29類
- 第30類
- 第31類
- 第32類
- 第33類
- 第34類
- 第35類
- 第36類
- 第37類
- 第38類
- 第39類
- 第40類
- 第41類
- 第42類
- 第43類
- 第44類
- 第45類
發布時間:2016-05-30 12:17:18
所謂的打“擦邊球”即注冊商標傍名牌現象。廣東地區商標轉讓對 企業來說,注冊商標傍名牌無非是想利用別人的商標在市場上的影響力來吸引消費者,迅速培育自己的品牌,減少廣告投入。但是,由于這種行為極易誤導消費者, 所以國家商標局在審查該類商標時,往往給予駁回。而且,由于受理后,申請人對該商標的使用,往往會被認為是侵權行為,從而陷入無休止的商標糾紛當中,得不 償失。所以,對于申請人來說,建議創自己的品牌,不要打“擦邊球”,應走商標規范化之路。
搭乘知名品牌的“便車”,的確能為一些小企業帶來收益,但這種蒙混一時的做法并不是長久之計。
在百度里搜索“仿名牌”,用時0.123秒,便找到了相關網頁約138000篇。如今“仿名牌”大行其道,涉足領域越來越多,一些調侃的段子也在網上流行起來。
“餓了就吃康帥博(康師傅),渴了就喝云碧(雪碧),閑了就嗑治治(洽洽)牌瓜子,無聊了用LBM(IBM)筆記本上網,臟了用瓢柔(飄柔)洗發水,悶了就抽中萃(中華)香煙,煩了就灌丑糧液(五糧液)。”
“護士寶”案中“護士寶”巧妙地打出了一記擦邊球,“護舒寶”則只能遷怒于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下稱商評委)。
此事件緣起1999年3月,“護士寶”的生產商廣州市白云區雅曼化妝品廠(下稱雅曼)向國家商標局提出了對“護士寶 HUSHIBAO”商標的注冊申請。緊隨其后,寶潔公司便向國家商標局提出了對“護士寶”商標的異議,認為該商標構成了對寶潔公司“護舒寶”商標的模仿, 在商評委先后兩次以異議理由不成立回復了寶潔公司申請的異議并審核之后,2008年10月“護士寶HUSHIBAO”商標被予以注冊。
要實現真正的發展,必須要靠自己獨創經營。“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你一定會發現你有一定的需求:要有自己的品牌。你隨著人家發展的時候,終究會被發現你是傍著人家走,那么別人會看不起你,對你的企業也不會認可。”
“在中國搭便車的現象確實比較多,這種搭便車對企業來說不是根本的發展之路,靠著搭便車一時利用消費者的認知混淆來推銷自己的產品,這種方式都 是短視的行為,這樣的企業是很難發展起來的。”中國社科院知識產權中心副主任李順德說,“我們提倡企業有自己的獨特的商標、品牌,而且應該通過誠實信用的 經營來培育自己的品牌,這才是企業的長遠發展之計。”
上一篇:江蘇標谷網轉讓流程明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