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類別
- 第01類
- 第02類
- 第03類
- 第04類
- 第05類
- 第06類
- 第07類
- 第08類
- 第09類
- 第10類
- 第11類
- 第12類
- 第13類
- 第14類
- 第15類
- 第16類
- 第17類
- 第18類
- 第19類
- 第20類
- 第21類
- 第22類
- 第23類
- 第24類
- 第25類
- 第26類
- 第27類
- 第28類
- 第29類
- 第30類
- 第31類
- 第32類
- 第33類
- 第34類
- 第35類
- 第36類
- 第37類
- 第38類
- 第39類
- 第40類
- 第41類
- 第42類
- 第43類
- 第44類
- 第45類
發布時間:2019-07-29 10:21:00
近日,南通如東縣“如東小黃魚”獲批省地理標志商標注冊保護項目,如東縣食品行業協會表示,項目的成功獲批將有助于進一步保護小黃魚的生態資源,讓如東子孫后代都能享受“如東小黃魚”的美味與營養。
小黃魚主要分布在渤海、黃海和東海,那為何“如東小黃魚”能獲批省地理標志商標注冊保護項目呢?
小黃魚在如東家喻戶曉,幾乎是每家每戶餐桌上常見的一道美味佳肴。它形如白魚,扁身弱骨,色黃如金,首有白石兩枚,瑩潔如玉,口味鮮美,營養價值高,年產量1至2萬噸,銷售覆蓋了國內各大城市及歐美日韓等國家,年銷售額近5億元,具備獲批地理標志商標的充足條件。
如東縣食品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顧明告訴記者:“如東地區小黃魚的鋅含量偏高,再加上長江流域過來的淡水培育了大量的底棲硅藻和浮游硅藻,通過基礎餌料的形成,養育了大量的很多的小魚小蝦,夠給小黃魚吃,小黃魚在這里生存有了大量的餌料,所以這里數量多,營養價值高。”
既美味又營養的“如東小黃魚”卻也面臨著個體越來越小、資源越來越少的危機。為了保護好“如東小黃魚”的生態資源,讓子孫后代都能享受其美味與營養,如東縣早已積極應對。顧明介紹,“已經在春天的時候禁捕了,因為這個時候魚已經帶籽并散籽了,保護措施第一步已經做到了,秋汛秋冬汛的時候還要進行限制捕撈,這樣才能把小黃魚真正的保護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