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類別
- 第01類
- 第02類
- 第03類
- 第04類
- 第05類
- 第06類
- 第07類
- 第08類
- 第09類
- 第10類
- 第11類
- 第12類
- 第13類
- 第14類
- 第15類
- 第16類
- 第17類
- 第18類
- 第19類
- 第20類
- 第21類
- 第22類
- 第23類
- 第24類
- 第25類
- 第26類
- 第27類
- 第28類
- 第29類
- 第30類
- 第31類
- 第32類
- 第33類
- 第34類
- 第35類
- 第36類
- 第37類
- 第38類
- 第39類
- 第40類
- 第41類
- 第42類
- 第43類
- 第44類
- 第45類
發布時間:2019-05-27 10:42:41
5月21日,南通通州區市場監管局收到國家知識產權局發來的“騎岸大方柿”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注冊證。經過通州區市場監管局和十總鎮政府兩年多的不懈努力,全區首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終于落地,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
地理標志商標是標示某商品來源于某地區,并且該商品的特定質量、信譽或其他特征主要由該地區的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所決定的標志。申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是目前國際上保護特色產品的一種通行做法。通過申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可以合理、充分地利用與保存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和地理遺產,有效地保護優質特色產品和促進特色行業的發展。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是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標桿。據不完全統計,帶有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農產品價格普遍比同類產品價格高出20%-90%。地理標志農產品的價格比沒有注冊保護時的價格平均增長了87.69%,將近翻了一番。種植地理標志農產品的農民年平均收入比沒有地理標志保護時增長了73%。
為尋求通州區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取得突破性進展,通州區市場監管局全面摸底調查,精準發力幫扶,深入各鄉鎮挖掘通州特色農副產品。
通州騎岸大方柿已有300多年的栽培歷史,曾因形、色、味、質俱佳而聞名全國,享有“金盆月”的美名,那時騎岸的張沙村家家戶戶栽有柿子樹。但如今由于缺乏品牌宣傳和營銷策略,騎岸大方柿在市場化浪潮中逐漸沒落,在市場上遇冷,不少村民將柿子樹砍掉,成片的柿子林正在消逝。了解到這個情況之后,通州區市場監管局與十總鎮政府溝通聯系,決定指導“騎岸大方柿”申報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幫助農民增收致富。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申報材料中需要說明其標示的商品具有的特定質量、信譽、自然因素、人文因素等一系列特征。通州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逐一細化分解,各個擊破。由該局綜檢中心對大方柿進行全方位檢測,對質量參數逐一比對,制作了其具有的特定質量的詳細檢測報告。同時工作人員翻閱了地方志、老文獻等大量史料,將與騎岸大方柿有關的人文歷史記錄一一摘錄下來,出色地完成了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申報材料的編寫。
今年,通州區市監管局還深入全區各個農業大鎮進行調查研究,摸排出“劉橋螃蟹”、“石港大米”等一批具有通州特色的優秀產品,著手準備新一輪的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申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