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類別
- 第01類
- 第02類
- 第03類
- 第04類
- 第05類
- 第06類
- 第07類
- 第08類
- 第09類
- 第10類
- 第11類
- 第12類
- 第13類
- 第14類
- 第15類
- 第16類
- 第17類
- 第18類
- 第19類
- 第20類
- 第21類
- 第22類
- 第23類
- 第24類
- 第25類
- 第26類
- 第27類
- 第28類
- 第29類
- 第30類
- 第31類
- 第32類
- 第33類
- 第34類
- 第35類
- 第36類
- 第37類
- 第38類
- 第39類
- 第40類
- 第41類
- 第42類
- 第43類
- 第44類
- 第45類
發布時間:2016-04-16 14:54:58
近日,微信平臺為了保護知識產權,微信安全團隊推出了品牌維權平臺,消費者可以通過提交相應證據來舉報售假的微信個人號和公眾號,微信再將線索和證據轉交給以接入的相應品牌,一旦核實售假,將對相關賬號進行封號處理。在奢侈品消費領域有了新的鑒定平臺。然而該維權平臺動作與效果卻值得懷疑。
作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國,中國消費者常常“跌入”假貨陷阱。尤其是對于那些通過微信找“代購”購買奢侈品的消費者,一旦買到假貨,退換貨和投訴等一系列售后服務都難以得到保障。而如何辨別自己到手的究竟是正品還是假貨,更是讓人頭疼。
奢侈品代購紅火,但真假難辨,“支持專柜驗貨”也成了一句無稽之談,大部分專柜都會以不是在本柜購買,沒有發票等拒絕驗貨,連口頭告知都不一定有,更不可能出具書面的鑒定驗貨報告。
為了整治微信售假、保護互聯網知識產權,保護用戶和品牌的利益,微信聯合眾多品牌方,推出了品牌維權平臺。
“微信并非交易平臺,對售假行為沒有判斷定性的能力。打擊售假行為,需要依賴用戶提供線索,依賴商標權利人的驗證來判斷售假是否屬實。因此,我們連接起用戶和品牌方,建立品牌維權平臺,處理非法售假行為?!彬v訊方面介紹稱。
品牌維權平臺是指,品牌方(即商標權利人)接入后,用戶可以通過微信或微信110的舉報入口,找到該品牌,并向該品牌提交微信個人號或公眾號售假舉報。品牌方通過微信搭建的在線平臺查看舉報線索,并對用戶舉報的售假賬號進行鑒定,根據鑒定結果,向微信提出賬號處理請求。微信將根據品牌方的鑒定結果,對售假賬號進行封號處理。
騰訊向記者證實,微信品牌維權平臺于2015年5月內測,當年7月試運行,最早一批合作品牌有LV、Chanel、Adidas、Nike等。記者在舉報頁面上看到,目前微信已經與66個品牌達成了維權合作,覆蓋品類較為豐富,如LV、Chanel等奢侈品皮具品牌,寶珀、萬國等腕表品牌,卡地亞、梵克雅寶等珠寶品牌,耐克、阿迪達斯等體育用品品牌,ONLY、歐時力等時裝品牌,還有美的、九陽等家電品牌。
用戶在選擇完涉及品牌后,需要填寫200字以內的交易過程說明、不超過6張的和賣家聊天截圖、轉賬截圖、交易小票照片、不超過4張的商品照片和商品吊牌照片作為舉報證據,同時提供自己的手機號碼,以便品牌方在需要時聯系消費者。
騰訊方面告訴記者,品牌方接入的方式有兩種,一是直接接入,二是委托知識產權代理公司接入。為了確保品牌方的利益,想要接入微信維權平臺的品牌方或商標權利人需要向微信提供多種證明文件,包括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商標注冊證、品牌授權委托書(需標注有效期),如果是國外公司,還需要提交公司所在地主管部門出具的證明材料,并經公證機構公證,以及我國駐該國大使館或領事館認證。
權威性疑問
微信方面號稱是第一批接入的Chanel回復記者稱,“香奈兒品牌不通過微信維權平臺向個人提供貨品鑒定服務。”記者追問,微信要求接入方必須提供商標注冊證和品牌授權委托書等文件,因此有沒有可能是Chanel旗下的代理商或經銷商在跟微信合作?Chanel回復表示:“我們沒有代理商和經銷商?!?/span>
隸屬于瑞表集團的瑞士知名腕表品牌寶珀回復記者稱,寶珀并未與微信展開網絡鑒定維權這樣的合作,像打假這樣的事件應該會由瑞表集團層面的法務出面。“我們沒有做,但是為什么其他人做了,這個就不在我們知曉范圍內了。”寶珀相關人士告訴記者。
記者還聯系到了在接入品牌列表上的Burberry、LV、Coach、Gucci等品牌,但是上述品牌表示,正好處于財報發布的靜默期,不接受媒體采訪。
在這66個品牌中,究竟有多少是真的品牌方直接接入?如果微信維權平臺上接入的這些奢侈品品牌并非品牌方,那么究竟是誰在以品牌的名義做著鑒定?這樣的鑒定結果權威性何在?記者多次向騰訊求證核實,騰訊方面表示:“我們沒有更多資料可以透露?!?/span>
眾所周知,奢侈品品牌對于驗貨鑒定一事一直持有非常謹慎的態度,專柜一般不提供這項服務。而如今用戶通過微信的維權平臺,只要憑幾張照片就能獲得品牌鑒定驗貨了嗎?
財富品質研究院院長周婷和擁有奢侈品鑒定評估技術中心的寺庫網方面均表示,“僅憑照片就來鑒定奢侈品真偽,這不太現實。”如果說,照片能拍到奢侈品皮具服裝的細節,網絡鑒定還有一定的可實現性,那么對于腕表、珠寶這些更為貴重、更為精細、更為復雜的奢侈品來說,僅僅靠幾張吊牌包裝和外部照片就能讓品牌完成鑒定了嗎?騰訊方面稱,“對于一些無法直接通過外觀判斷是否假貨的情形,平臺會要求品牌方提供詳細的鑒定報告。”當記者詢問有無相關案例時,騰訊方面再次表示:“沒有更多資料可以給到?!?/span>
對于前往維權平臺投訴的消費者而言,最關心的莫過于“鑒定出假貨后怎么辦”這一問題。根據騰訊的介紹,微信將根據品牌方的鑒定結果,對售假賬號進行封號處理。截至2016年3月,微信已封禁11200余售假個人賬號。如果被封賬號認為自己是被“誤殺”的,還可以向微信提出申訴,提供相關品牌方的授權證明、權威機構對所售商品的鑒定結果證明,以及其他能夠證明申訴人未售假的證明材料(如海關報關單、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訂貨合同、供貨渠道證明書、增值稅專用發票、普通發票或完稅憑證等證明物品來源渠道正規的資料)。騰訊方面告訴記者,自維權平臺啟動以來,“尚未有誤封后又申訴成功的案例”。
事實上,奢侈品假貨問題一直是品牌方與國家政府部門打擊的重點之一,但微信平臺鑒定能否持續下去,一定程度上限制、控制假貨的流通,尚需時間。
精品商標標谷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