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類別
- 第01類
- 第02類
- 第03類
- 第04類
- 第05類
- 第06類
- 第07類
- 第08類
- 第09類
- 第10類
- 第11類
- 第12類
- 第13類
- 第14類
- 第15類
- 第16類
- 第17類
- 第18類
- 第19類
- 第20類
- 第21類
- 第22類
- 第23類
- 第24類
- 第25類
- 第26類
- 第27類
- 第28類
- 第29類
- 第30類
- 第31類
- 第32類
- 第33類
- 第34類
- 第35類
- 第36類
- 第37類
- 第38類
- 第39類
- 第40類
- 第41類
- 第42類
- 第43類
- 第44類
- 第45類
發布時間:2016-03-11 11:12:12
義烏商標轉讓市場“四聯合”助推商標保護
義烏一直以來秉承“大打大繁榮,小打小繁榮,不打不繁榮,規范更繁榮”的執法理念,在省食藥局、金華市市場監管局的指導下,在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商標培育和保護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初步形成了商標保護有力和市場經濟秩序規范的良好格局。截至目前,擁有馳名商標22件,浙江省著名商標114件,商標品牌綜合實力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縣級市前列,建立了商標、專利、版權“三權一體”的知識產權保護新體系,2015年共立案查處商標侵權案件809起(其中大要案405起),罰沒款1542.25萬元,移送其他部門27起,義烏市市場監管局被國家工商總局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授予“商標保護獎”,是全國縣級局唯一獲此殊榮的單位。義烏市市場監管局一直以來堅持做好“四聯合”(聯合知識產權保護組織、聯合其他行政執法部門、聯合司法機關、聯合電商平臺)確保商標保護工作穩步推進,主要做了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搭建維權橋梁,暢通投訴渠道。除正常舉報投訴渠道外,我市1995年成立的全國首個保護名牌產品聯合會(辦公室設在義烏市局稽查大隊),已吸納了本地企業和全國知識產權保護組織133家,涉及國內外知名品牌251個,該聯合會為收集案件線索,鑒別商品真偽提供了有力保障,開創了高效、便捷、精確打假維權的新局面。一些上級部門和省內執法部門也經常借助該聯合會聯系知識產權權利人,進行商品鑒別以及后續取證。截至目前,聯合會會員與我市執法部門聯動查處的侵權案件7915件,涉案金額1.5億元。
二是構筑協作平臺,形成執法合力。該局相繼對公安、海關、商檢、農業、煙草等部門進行走訪溝通或簽署合作備忘錄,進一步明確了一般案件和涉嫌犯罪案件的移送、案件線索通報、立案異議的處理、涉案物品的處置、執法過程中相互協助調查、涉嫌犯罪案件的監督、信息通報和聯席會議等事項,從而有效消除執法縫隙和風險隱患。近三年來,該局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107起,案件線索120余條;同時,煙草、海關、商檢、農業移送該局案件192起,從而形成了健康有序的部門協作平臺。同時,對公證處、價格事務所、相關檢測機構等部門進行走訪,商定執法過程中案件證據固定、涉案物品價格評估、涉案物品檢驗檢測等需要協作的事項,為全市執法辦案的高效便捷奠定了良好基礎。
三是加強兩法銜接,提前司法介入。建立了執法部門與司法機關聯系網絡,為行政案件轉為刑事案件提前司法介入,確保證據固化和案件定性準確。近三年來,共召集相關部門與公檢法機關召開聯席會議8次,共同遏制該市經濟違法犯罪勢頭。該局參與查辦的上海市蘭寶日化有限公司生產出口假冒品牌藥品化妝品案件獲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優質品牌保護委員會2014-2015年度“兩法”銜接典型案例,獲此殊榮的全國僅三起案件。同時,2015年7月該局與法院等單位聯合成立了全國首個縣級知識產權民事糾紛訴調對接第三方平臺,截至目前,已受理各類知識產權糾紛案件397件,其中商標95件,調解成功率過半。
四是對接電商平臺,組推行業發展。為適應義烏市電子商務井噴式發展需求,加強網絡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促進義烏新興市場健康有序發展,該局堅持“把握規律、因勢而謀、順勢而為”的方針,打造了立體式監管體系引領義烏電商產業良性發展。一方面堅持問題導向,從源頭加強電子商務從業人員知識產權意識,加深同義烏電子商務協會、義烏購網絡平臺、商場學校等之間的聯系,多次組織培訓,防微杜漸,倡導經營戶守法合法經營,效果明顯。另一方面堅持政企聯合。先后聯系了在華日資企業知識產權保護聯盟(簡稱IPG)、歐足聯中國辦事處、中國洋酒協會等相關機構聯合開展7次知識產權培訓,就真假產品辨別、電子商務領域執法的關鍵細節等要點展開針對性解讀。主動加強與阿里、義烏購等電子商務平臺企業的聯系,通過實地授課、數據分享等方式加深合作,推進電子商務執法工作落地。去年的“12.7”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中,根據阿里巴巴公司提供的相關數據,現場查扣了大量侵權知名品牌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