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類別
- 第01類
- 第02類
- 第03類
- 第04類
- 第05類
- 第06類
- 第07類
- 第08類
- 第09類
- 第10類
- 第11類
- 第12類
- 第13類
- 第14類
- 第15類
- 第16類
- 第17類
- 第18類
- 第19類
- 第20類
- 第21類
- 第22類
- 第23類
- 第24類
- 第25類
- 第26類
- 第27類
- 第28類
- 第29類
- 第30類
- 第31類
- 第32類
- 第33類
- 第34類
- 第35類
- 第36類
- 第37類
- 第38類
- 第39類
- 第40類
- 第41類
- 第42類
- 第43類
- 第44類
- 第45類
發布時間:2017-05-27 13:21:28
如今,中國品牌這個群體已經相當龐大。據咨詢機構統計,到2016年,我國商標注冊申請量達到369.1萬件,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其中,不乏優秀者已在全球舞臺嶄露頭角。華為、聯想、長城、吉利、萬達等大型民營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所獲得的成績斐然,市場有目共睹。
品牌發展是一國由大變強的必由之路,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品牌是企業乃至國家綜合核心競爭力的體現,代表著國家的信譽和形象。經濟發展規律、市場競爭現實以及世界主要經濟強國的發展經驗都證明,培育品牌將為建設制造強國提供強勁而持久的動力。
目前,中國品牌在全球已隨處可見。比如,當國內高端手機市場80%被蘋果占據之時,華為已經在海外市場挑戰蘋果和三星的地位。可以看到,這些年“中國制造”的品質正在不斷追趕世界先進水平。而于某些領域中,甚至已經成功宣告逆襲。
毋庸置疑,在國內經濟轉型升級的背景下,提出品牌的大力發展,具有廣泛的社會共識和期待,可謂正當其時。尤其伴隨“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中國企業所起到的作用將越來越突出,而產業投資高端化,品牌影響擴大化乃大勢所趨。
當然,就客觀的角度考量,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國際知名品牌依然較少、影響力偏弱,總體形象有待提升。不僅如此,一些國內消費者也更喜歡選擇國外品牌,熱衷海淘、代購,這折射出了中國品牌“多而不強”,亟待拓展自身影響力,提升消費者認同感的現狀。
中國航空綜合技術研究所主任周宏寧表示:“對于一個品牌而言,做強自己的內容和做好自己的形象缺一不可,兩個輪子要同步前行。”
環球購物董事長孔炯并稱,中國經濟發展到現在,中產階層大量崛起,我們已經行至需要講究品牌的階段。這是“中國制造”從成本中心到品質提升的關鍵性轉變,借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東風,通過“消費理念變化倒推消費升級”的路徑,中國品牌的重塑和建立已在路上。
下一篇:知名品牌商標轉讓要做哪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