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類別
- 第01類
- 第02類
- 第03類
- 第04類
- 第05類
- 第06類
- 第07類
- 第08類
- 第09類
- 第10類
- 第11類
- 第12類
- 第13類
- 第14類
- 第15類
- 第16類
- 第17類
- 第18類
- 第19類
- 第20類
- 第21類
- 第22類
- 第23類
- 第24類
- 第25類
- 第26類
- 第27類
- 第28類
- 第29類
- 第30類
- 第31類
- 第32類
- 第33類
- 第34類
- 第35類
- 第36類
- 第37類
- 第38類
- 第39類
- 第40類
- 第41類
- 第42類
- 第43類
- 第44類
- 第45類
發布時間:2017-02-21 09:23:18
開車得有駕照,做生意得有商標,“想不出,注不到,等不及,那就買”。

知識產權是一個國家商業發展的源動力,越發達的國家對知識產權越重視,商標則是知識產權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中國企業在世界嶄露頭角,國際知識產權問題也接踵而來,打入中國市場的國際品牌也屢遭沒有商標權的痛苦,這些事件發生的頻率越來越高,同時提醒中國政府及企業對知識產權予以重視。
為什么說企業買商標將成為常態呢?
1、難想出適合的商標名稱,這是雙創時期大多創業者碰到過的問題,往往費盡心思集合眾多人智慧想出來的一大堆名字都無法再申請注冊商標。如上所說大部分可作商用的漢字組合幾乎到注冊殆盡的邊沿,而這些又是不可再生的獨占性資源,再想出好記好聽的名稱難度極大。
2、通過率太低,想出名字提交注冊也不一定能通過。至2016年底,中國商標有效注冊量1237.6萬件,收到駁回復審申請13.1萬件,同比增長31.3%,涉及雙方當事人的復雜案件申請2.6萬件,增長40.9%。也就是說商標申請的駁回率越來越高,爭搶商標權的人越來越多了,自然商標申請的通過率就更低了。在此呼吁不要盲目地相信低價注冊商標的機構,也許一年后等到的就是駁回復審通知書,而且錯過最佳商業時機。
3、下證時間太長,目前中國及很多國家的商標審批下證時間約1.5年,對于一個企業來說一年半的時間可以發生很大的變化。如果在這個時間內產品獲得了很好的市場而商標還沒有下來,很有可能遭遇商標法律問題而增加運營成本。
4、商標成為主流商業的準入門檻,不管是京東、天貓淘寶或是亞馬遜,幾乎所有的電商平臺上商品都必須要有商標。還有微信、微博、支付寶、搜索引擎等認證時,擁有商標證的優先享有權利,如果沒有商標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別人使用而錯失商機。
5、商標轉讓效率的提升,知識產權被納入國家“十三五”重點專項規劃后,大力推進商標注冊便利化改革工作,確保為申請人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提升商標實質審查質量和效率。很多人不愿意買商標都誤解了商標的轉讓周期太長,目前商標轉讓周期大概是9個月,相信隨著政策的改進速度會越來越快。就算商標的轉讓周期長也并不影響購買者使用商標,所以商標的轉讓最快一天就可以完成權利交割。
開車得有駕照,做生意得有商標,“想不出,注不到,等不及,那就買”。
相關標簽: 買商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