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類別
- 第01類
- 第02類
- 第03類
- 第04類
- 第05類
- 第06類
- 第07類
- 第08類
- 第09類
- 第10類
- 第11類
- 第12類
- 第13類
- 第14類
- 第15類
- 第16類
- 第17類
- 第18類
- 第19類
- 第20類
- 第21類
- 第22類
- 第23類
- 第24類
- 第25類
- 第26類
- 第27類
- 第28類
- 第29類
- 第30類
- 第31類
- 第32類
- 第33類
- 第34類
- 第35類
- 第36類
- 第37類
- 第38類
- 第39類
- 第40類
- 第41類
- 第42類
- 第43類
- 第44類
- 第45類
發布時間:2016-09-28 10:14:12
質量是引領經濟發展的標桿,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綜合實力和競爭力的重要體現。我省歷來高度重視質量工作,將其作為一項基礎性、戰略性任務來抓。
今年4月,《中共廣東省委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實施質量強省戰略的決定》正式出臺,將質量強省工作上升為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戰略,納入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納入各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廣東成為全國首個以省委、省政府名義,以《決定》的形式,將質量強省工作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戰略進行部署的省份。
今年5月24日全省質量大會召開后,根據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各地各部門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實施質量強省戰略的決定》,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扎實抓好質量強省建設各項工作,全省示范帶動、整體推進的質量共治新格局基本形成。
截至今年8月份,我省21個地級以上市及順德區全部開展質量強市工作,所有縣(市、區)、121個鎮、73個行業開展質量強縣、強鎮、強業活動。深圳、廣州、東莞成功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全省共有25個地區獲批籌建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其中6個地區成功創建,數量均居全國第一。
“十二五”時期“廣東制造”合格率達95.4%
為提升產品質量,我省針對衛生陶瓷、兒童用品、家用電器、紡織服裝、電線電纜等重點消費品,通過組織監督抽查、專項整治、質量診斷等綜合施治,推動企業完善質量管理體系,提升行業總體質量水平?!笆濉睍r期,全省制造業產品質量平均合格率為95.4%。
在房屋市政、水利、交通等領域,我省推動工程質量精細化管理,實行樣板引路、標準化施工,開展房屋市政工程質量兩年治理行動,加強工程質量常見問題專項治理,推行建設工程項目五方責任主體質量終身責任制、竣工永久性標牌制度、住宅工程分戶驗收制度。“十二五”時期,全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竣工一次驗收合格率達99%以上,依法依規報建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質量監督覆蓋率達100%。
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方面,我省三大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實現產業結構從“二、三、一”到“三、二、一”的轉變,并初步形成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先導、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體的產業結構。根據省質監局提供的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全省制造業產品質量平均合格率為95.4%,種植業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平均合格率為95.3%,畜禽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平均合格率為99.6%,水產品檢測合格率為97.1%,未發生區域性、系統性產品質量安全事件。
獲批籌建2個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
目前,我省編制LED照明、高端新型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等10個產業標準體系規劃與路線圖,引領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獲批籌建2個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促進科技成果與產業化對接。在全國首創標準聯盟建設,建立標準聯盟294個,制定實施聯盟標準1063項,數量均居全國第一。
在推廣強制性產品、節能節水產品、低碳產品以及質量管理、環境管理認證方面,我省共有1.6萬家企業取得12萬張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書,居全國第一,有9.6萬家企業通過管理體系認證。
在梅州市,推進農業標準化建設,確定7個示范項目申報省級農業標準化項目;鼓勵企事業單位主導或參與制修訂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1項以上;動員2—3家企業申報創建“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活動。加強大埔百侯《特色鄉村旅游服務先進標準體系試點》建設,幫助其完善服務標準體系,創建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區。
珠海市開展物流標準化試點工作,推動物流行業應用托盤標準化和國家物流標準化試點城市建設。圍繞“互聯網+”,引導建立電子商務產業聯盟,研制《電子商務人才通識培訓指南》聯盟標準,提升新興服務業質量。圍繞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規劃,指導多家先進裝備制造企業制定15項企業標準,促使“技術專利化”向“專利標準化”發展,提高裝備制造業核心競爭力。
建成3個國家級出口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
質量創新是提升全要素生產率的重要手段,是企業轉型升級的普遍路徑。為從源頭上提高我省質量水平,鼓勵企業大力開展質量創新,向質量要效益,我省實施企業質量能力提升工程,開展萬家企業質量管理人員免費培訓,服務企業自主創新和技術改造。
由省政府和各地級以上市、順德區政府建立政府質量獎制度,樹立追求卓越、崇尚質量的導向,同時廣泛開展名牌產品評選,加大名牌產品宣傳和保護力度,提升“廣東制造”品牌競爭力。華為榮獲中國質量獎,格力等6家(次)企業先后獲中國質量獎提名獎,另外還有32家企業獲省政府質量獎、600余家企業獲市政府質量獎。
截至今年7月份,我省獲國家認定與保護的馳名商標達702件,居全國首位。全省共有省著名商標3124件、省名牌產品2777個。
為了推進自主研發和協同創新,服務企業研發中試熟化,2015年,我省推廣共享大型儀器設備等方式,服務4.2萬家企業創新研發測試,共享設備原值達6億元,為企業節約試驗成本4億元。
為服務企業“走出去”,我省還狠抓進出口產品質量提升,建立以“合格假定”為核心的出口檢驗監管模式,建立進口工業品風險管理檢驗監管模式,完善跨境電商進口消費品質量安全監管,建成3個國家級出口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和8個省級示范區,增強國際市場對“廣東制造”的信心。同時通過檢驗檢測認證服務企業參與國際競爭,深入開展國際合作,目前我省各級公共檢測服務平臺與境外130個知名認證實驗室實現互認,2015年為省內企業出具國際互認的檢驗檢測報告18萬多份。
上一篇:牙膏巨頭商標"田七"陷入羅生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