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類別
- 第01類
- 第02類
- 第03類
- 第04類
- 第05類
- 第06類
- 第07類
- 第08類
- 第09類
- 第10類
- 第11類
- 第12類
- 第13類
- 第14類
- 第15類
- 第16類
- 第17類
- 第18類
- 第19類
- 第20類
- 第21類
- 第22類
- 第23類
- 第24類
- 第25類
- 第26類
- 第27類
- 第28類
- 第29類
- 第30類
- 第31類
- 第32類
- 第33類
- 第34類
- 第35類
- 第36類
- 第37類
- 第38類
- 第39類
- 第40類
- 第41類
- 第42類
- 第43類
- 第44類
- 第45類
發布時間:2022-04-06 10:20:05
日前,從浙江寧波余姚市市場監管局傳來消息,由民間協會余姚鐵皮石斛文化促進會申報的“余姚鐵皮石斛”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通過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審核,正式獲批。至此,余姚市繼“余姚榨菜”“余姚瀑布仙茗”等之后,又多了一枚金字招牌,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總數達到9個。
鐵皮石斛具有生津養胃、滋陰清熱、潤肺益腎、明目強腰的功效, 在民間素有“救命仙草”之美譽。全球的石斛有一千多個品種,余姚鐵皮石斛最終能夠被授予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說明它極具地方特色,是一方水土獨有產物,兼具深厚歷史人文內涵。對此,余姚鐵皮石斛文化促進會會長姚國祥表示,為了申報這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自己已經是“半個”蘭科專家了。
據介紹,余姚鐵皮石斛的生長歷史悠久。明朝嘉靖年間《浙江通志》記載:“臺溫地區進貢禮部石斛三十八斤。”
“原臺溫地區隸屬于浙東一帶,余姚四明山為浙東名山。由此,可大膽推測,余姚鐵皮石斛的生長歷史應在500年以上。”姚國祥說,2010年,有登山愛好者在四明山的高山懸崖上發現了兩株野生鐵皮石斛,馬上在國內蘭科界引發不小轟動。
作為地道余姚人,原本從事制造業的姚國祥決定為復興余姚“仙草”做點事情。經政府相關部門同意,他采集四明山上的野生鐵皮石斛為種源,聯合浙江大學,通過嫁接、組培等,實現了余姚鐵皮石斛的規模化種植。
那么,余姚鐵皮石斛獨特性如何體現?獲取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意義又在哪里?對此,專業人士介紹,余姚鐵皮石斛源于野生種源,仿野生環境種植,富含多糖,經權威機構檢測,余姚鐵皮石斛鮮條多糖含量高達43.6%,是藥典標準25%的近一倍。
良好的品質決定了余姚鐵皮石斛將有廣闊發展空間。“受技術限制,以前人們只能吃楓斗,隨著科技進步,鐵皮石斛的有效成份將被更多挖掘與提取出來,可以制作成更方便人們服用的產品,提升人們生活質量。”專業從事鐵皮石斛的博士龐敏霞說。
“接下去,我們將幫助余姚鐵皮石斛文化促進會向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申批地理標志標識的使用,制定余姚鐵皮石斛團體標準,讓達到標準的企業都能用上這個商標,打響余姚鐵皮石斛品牌,為促進當地農民農村增收發揮積極作用。”余姚市市場監管局相關工作人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