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類別
- 第01類
- 第02類
- 第03類
- 第04類
- 第05類
- 第06類
- 第07類
- 第08類
- 第09類
- 第10類
- 第11類
- 第12類
- 第13類
- 第14類
- 第15類
- 第16類
- 第17類
- 第18類
- 第19類
- 第20類
- 第21類
- 第22類
- 第23類
- 第24類
- 第25類
- 第26類
- 第27類
- 第28類
- 第29類
- 第30類
- 第31類
- 第32類
- 第33類
- 第34類
- 第35類
- 第36類
- 第37類
- 第38類
- 第39類
- 第40類
- 第41類
- 第42類
- 第43類
- 第44類
- 第45類
發布時間:2022-03-11 10:45:06
廣東韶關市仁化縣扶溪大米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審核,獲評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據了解,這是仁化縣繼長壩沙田柚、仁化白毛茶、丹霞貢柑之后的第4個國家地理標志類農產品,也是仁化縣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取得的重要成果。
“扶溪大米”產自扶溪鎮盆地山區,這里無工業污染,空氣清新,水質干凈,耕地土層深厚肥沃,有機質豐富,適宜水稻種植,歷來倍受市場青睞。
近年來,扶溪鎮按照仁化縣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要求,堅持走“綠色發展、質量興農、品牌強農”的產業發展路線,圍繞打造大灣區“米袋子”基地,引進華南農業大學“鴨稻共作生態農業關鍵技術”,讓鴨子與水稻“全天候”同生共長。
同時,仁化縣與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合作,篩選出最適合扶溪種植的新品種19香,并推廣三控施肥技術、綠色栽培技術成果。這種現代生態循環方式產出的稻米香滑可口,一上市就受到了廣泛好評。
扶溪鎮把大米作為鄉村產業振興的抓手,大力推廣“合作社+基地+農戶”發展模式,通過建設紫嶺村千畝示范基地,帶動全鎮推廣使用工廠化育秧、機械化插秧、無人機統防統治、機械收割、機械烘干等水稻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推動了大米規模化、標準化生產。
2021年,扶溪鎮優質稻種植面積達1.13萬畝,其中“鴨稻米”種植面積2000多畝。扶溪鎮成為全省“一鎮一業、一村一品”大米生產專業鎮,扶溪大米被列入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紫嶺基地生產的“扶溪大米”獲得有機轉換產品認證。
仁化縣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當地將以地理標志為紐帶,凝聚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種植大戶、家庭農場等生產者力量,做強做精大米、沙田柚、貢柑、茶葉、蔬菜、竹子等特色優勢產業,持續打響“粵”字號農業品牌,努力實現“商標興農”“地標富農”目標,助力鄉村產業振興及農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