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類別
- 第01類
- 第02類
- 第03類
- 第04類
- 第05類
- 第06類
- 第07類
- 第08類
- 第09類
- 第10類
- 第11類
- 第12類
- 第13類
- 第14類
- 第15類
- 第16類
- 第17類
- 第18類
- 第19類
- 第20類
- 第21類
- 第22類
- 第23類
- 第24類
- 第25類
- 第26類
- 第27類
- 第28類
- 第29類
- 第30類
- 第31類
- 第32類
- 第33類
- 第34類
- 第35類
- 第36類
- 第37類
- 第38類
- 第39類
- 第40類
- 第41類
- 第42類
- 第43類
- 第44類
- 第45類
發布時間:2022-02-14 10:48:43
近幾年頻頻發現一波又一波的搶“熱點”的新聞。一時之間,當紅少年“丁震”、就連“鐘南山”和奧運健兒都被蹭了……商標注冊的這些惡意應用程序嚴重擾亂了市場經濟秩序和商標管理秩序,損害了業務。
什么是惡意搶注?
商標法明確禁止惡意侵犯商標權的違法行為。例如,第4條規定:“不打算使用的對商標注冊的惡意應用將被拒絕”。規定“申請商標注冊不損害他人在先權利,搶注他人以非法方式使用并具有一定影響的商標”。為進一步規范商標惡意盜用行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于2019年10月11日發布《規范商標申請注冊行為若干規定》號,統一規定以下六種行為屬于惡意侵占商標行為:
1、不得以使用目的惡意申請商標注冊。
2、復制、模仿、翻譯他人馳名商標的行為
3.代理人或代理人未經本人許可為本人或代理人申請商標注冊時
4. 他人基于合同、交易或其他關系申請注冊在先使用的商標時
5.侵犯他人在先權利或者預注冊他人非法使用并具有一定影響的商標
6.以欺騙或其他非法方式申請商標注冊,其他違反誠信原則,或者有悖社會秩序和良好風俗習慣,或者其他不利影響的行為。
面對惡意注冊和商標持有,如何維權?
1、維權人士應跟蹤分析商標注冊系統,關注其作品、商標等權利是否被他人侵犯,并關注公告。
2、將初審公告前的情況及時上報商標注冊部門。尤其是申請人惡意申請、囤積商標或者以營利為目的轉讓商標的,維權人可以收集申請人多次申請、囤積商標的證據,并通過商標注冊向主管部門提交。努力做到商標注冊,使申請人證明“不以使用為目的”,不經通知拒絕注冊申請。
3、在初步批準公告后3個月內及時通過商標注冊向部門提出申訴。經事前核準通知后,申請人有其他五種惡意搶注商標的,維權人也可以提出索賠,但申請人不以謀利為目的囤積和轉讓多個商標的情況除外。申訴部門商標注冊被駁回。同時,請附上在先使用證明所申請的商標被復制或模仿,或翻譯自己的馳名商標等證據,并注意加強與審查部門的溝通。
4、商標預注冊后,可在商標注冊部門申請無效。商標注冊的,自商標注冊之日起5年內,原權利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宣告該注冊商標無效。
5、被搶注的商標權人可以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舉報。無論是申請人還是商標代理人或機構,如果有法律法規規定的六種惡意盜用商標行為之一,都可以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舉報和舉證。
上一篇:商標注冊不成功要收費嗎?
下一篇:商標一字之差會造成侵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