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類別
- 第01類
- 第02類
- 第03類
- 第04類
- 第05類
- 第06類
- 第07類
- 第08類
- 第09類
- 第10類
- 第11類
- 第12類
- 第13類
- 第14類
- 第15類
- 第16類
- 第17類
- 第18類
- 第19類
- 第20類
- 第21類
- 第22類
- 第23類
- 第24類
- 第25類
- 第26類
- 第27類
- 第28類
- 第29類
- 第30類
- 第31類
- 第32類
- 第33類
- 第34類
- 第35類
- 第36類
- 第37類
- 第38類
- 第39類
- 第40類
- 第41類
- 第42類
- 第43類
- 第44類
- 第45類
發布時間:2021-07-17 09:25:00
如今火鍋店滿大街都是,去個市中心,走幾步路就可能看見火鍋店的大招牌,或者去商場里逛街時,也能看到一層樓就有好幾家火鍋店,知名的火鍋有海底撈、德莊、小龍坎等,現在很多火鍋店也都是連鎖的火鍋品牌,但這也會催生一個問題,那些連鎖的火鍋品牌全都是真實的連鎖店嗎?
答案是否定的,我就拿小龍坎來說吧,小龍坎當時火起來的時候,在很短的時間內,成都就出現了數百家小龍坎的火鍋店,而關于小龍坎相關商標的申請數量就達到了363個,但并不是所有的小龍坎都是小龍坎。
云南昆明一家打著“小龍坎”名號的火鍋店,本想搭便車賺一把,卻被真正享有“小龍坎”品牌的管理人告上法庭。
昆明中院認為,被告的行為侵犯了原告“小龍坎”以及“坎龍小”注冊商標的專用權。于是作出判決:被告立即停止實施侵害“小龍坎”以及“坎龍小”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被告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及維權合理費用共計4萬元。
無獨有偶,福建泉州的一家“小龍坎也被指商標侵權”,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以下稱福建高院)就四川仁眾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稱仁眾公司)與泉州味在火鍋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稱味在公司)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作出二審判決,認定味在公司在為相關公眾提供餐飲服務時,在店招、牌匾以及菜單等多處使用“小龍坎”及“小龍坎”字樣等行為,侵犯了仁眾公司持有的第18096479號“小龍坎”注冊商標(下稱涉案商標)專用權,須立即停止侵權并賠償仁眾公司經濟損失等共計6萬元。
餐飲行業的商標之爭屢見不鮮,之所以出現所謂的仿冒和山寨,的確有一些經營者暗存走捷徑的心理,打商標、品牌的擦邊球,借別人的名氣賺自己的錢。那么企業應該如何保護自己的商標呢?
1. 不僅要關注商標注冊的情況,還要注意查閱《商標公告》,如發現他人申請注冊的商標與自己的商標相同或近似,應提出異議或爭議。
2. 要經常走訪市場,看看市場里有沒有與自己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如發現侵權嫌疑時,一定要加以制止,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投訴或者向法院起訴。
3. 一定要先注冊使用商標。由于未注冊的商標不享有專用權,因此他人也可以使用該商標。如果你的商標被人先搶注了,那么企業就會陷入被動的情況,到時候要奪回自己的商標只能訴諸法律,費時費力就不說了,還有可能奪不回來。
4. 注冊防衛商標。防衛商標是指為防止他人使用對自己注冊商標造成損害而注冊的商標,包括防御商標、聯合商標兩類。企業可以按一般商標分別在非類似商品上注冊,以防止他人利用自己知名商標的聲譽。
提前注冊好相關商標,不僅可以避免被他人搶注的隱患,也給品牌加了一層保障,當發現侵權可以通過法律的途徑進行保護。并且在注冊商標時一定將眼光放長,這樣才能更好地品牌價值的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