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類別
- 第01類
- 第02類
- 第03類
- 第04類
- 第05類
- 第06類
- 第07類
- 第08類
- 第09類
- 第10類
- 第11類
- 第12類
- 第13類
- 第14類
- 第15類
- 第16類
- 第17類
- 第18類
- 第19類
- 第20類
- 第21類
- 第22類
- 第23類
- 第24類
- 第25類
- 第26類
- 第27類
- 第28類
- 第29類
- 第30類
- 第31類
- 第32類
- 第33類
- 第34類
- 第35類
- 第36類
- 第37類
- 第38類
- 第39類
- 第40類
- 第41類
- 第42類
- 第43類
- 第44類
- 第45類
發布時間:2016-06-27 14:45:50
浙江麗水,一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級市,通過創建綜合類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麗水山耕”,以統一品牌形象面向消費者。不僅讓好產品賣上好價錢,而且帶動了全區域“生態精品農業”發展,讓農業供給側改革落到實處。
創牌不到兩年,“麗水山耕”聲名鵲起。目前加入其中的當地農業企業有142家,涉及當地9大農業主導產業,至今實現銷售逾11億元,產品平均溢價30%以上。
“靠弱小的單個主體去打響品牌實在是太難了,人力、財力、物力,樣樣都缺。”麗水市一些農業企業經營者說,創品牌要宣傳,要包裝策劃、要大量資金,還要專業的品牌營銷人才。一方面,看到了消費者對“品牌農產品”的旺盛需求,另一方面,是眾多弱小主體單打獨斗創牌的無力感。生產的產品難以與消費者形成對接。
麗水意識到,實施品牌化,不僅僅要引導生產主體創品牌,當前更需要政府直接參與創品牌。他們邀請浙江大學CARD中國農業品牌研究中心策劃,創建一個覆蓋全市域、全品類、全產業鏈的區域公用品牌“麗水山耕”,并構建起一套比較科學、完善的“母子品牌”運行模式。實行農業企業子品牌嚴格準入和農產品溯源監管。
“麗水山耕”創造的裂變引起社會高度關注,浙江高層連續多次作出批示,要求進行總結推廣。春節前,浙江省政府專門組織召開“農業品牌大會”,進行研討交流。
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省農業科學院院長陳劍平說,當前農業供給側的突出矛盾是無效產能過大,造成農產品滯銷,而有效供給不足。“看著東西挺多,想要的買不上。”陳劍平說,品牌化就是按照消費者需求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是現代農業的核心競爭力,其內涵與農業供給側改革的要求完全一致。
推薦商標:
第31類商標:榴芒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