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國際分類全稱:基于尼斯分類,目前使用第11版(2017年文本)。商標是一種受法律保護的標志,用以區分商品和服務的來源。每一個商標在注冊前都必須進行分類,而分類需要商標國際分類表才能發揮作用。
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想到鞋子時,我們會想到耐克。當我們想到酒的時候,我們會想到茅臺。將商品與商標聯系起來的是商標的范疇。為了滿足注冊人的需要,以及商標檢索、審查和管理的需要,將一些具有相同屬性的產品歸類為一類,目前共有45類。
商標國際分類的起源
尼斯協議是一項有許多國家參加的國際公約。它的全稱是《商標注冊用商品和服務國際分類尼斯協定》。該協議于1957年6月15日在法國南部城市尼斯簽署,并于1961年4月8日生效。尼斯協議的成員國現在已經增加到65個。我國于1994年8月9日加入尼斯聯盟。尼斯協議的目的是建立一個通用的國際商標注冊商品和服務分類體系,并確保其實施。目前,國際分類共包括45類,包括34類商品和11類服務,共計1萬多種商品和服務。一般來說,申請人需要的貨物和服務都包含在清單中。不僅所有尼斯 聯盟的成員國都使用這個分類表,而且非尼斯聯盟的成員國也可以使用這個分類表。不同的是,尼斯聯盟的成員可以參與分類表的修訂,而非成員不能。目前,世界上已有130多個國家和地區采用了這一分類表。自1988年11月1日起,中國采用國際商標分類制度,大大便利了商標申請,規范了商標管理機構的管理,加強了國際商標事務的聯系。特別是自1994年中國加入尼斯協議以來,我們積極參與了尼斯分類的修訂和完善,在尼斯分類中增加了一些具有中國特色的商品。漂亮的分類表是定期修訂的,一是要增加新的商品,二是要把已經列入分類的商品按照新的觀點進行調整,以便有更多的內部統一的商品。
第十版尼斯分類從2012年1月1日起生效。
商標國際分類表45大類簡稱
第一類:化學原料
第二類:顏料油漆
第三類:日化用品
第四類:燃料油脂
第五類:醫藥
第六類:金屬材料
第七類:機械設備
第八類:手工機械
第九類:科學儀器
第十類:醫療器械
第十一類:燈具空調
第十二類:運輸工具
第十三類:軍火煙花
第十四類:珠寶鐘表
第十五類:樂器
第十六類:辦公用品
第十七類:橡膠制品
第十八類:皮革皮具
第十九類:建筑材料
第二十類:家具
第二十一類:廚房潔具
第二十二類:繩網袋蓬
第二十三類:紗線絲
第二十四類:布料床單
第二十五類:服裝鞋帽
第二十六類:紐扣拉鏈
第二十七類:地毯席墊
第二十八類:健身器材
第二十九類:食品
第三十類:方便食品
第三十一類:飼料種子
第三十二類:啤酒飲料
第三十三類:酒
第三十四類:煙草煙具
第三十五類:廣告銷售
第三十六類:金融物管
第三十七類:建筑修理
第三十八類:通訊服務
第三十九類:運輸貯藏
第四十類:材料加工
第四十一類:教育娛樂
第四十二類:網站服務
第四十三類:餐飲住宿
第四十四類:醫療園藝
第四十五類:社會服務
其中1-34類屬于產品;35-45類屬于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