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類別
- 第01類
- 第02類
- 第03類
- 第04類
- 第05類
- 第06類
- 第07類
- 第08類
- 第09類
- 第10類
- 第11類
- 第12類
- 第13類
- 第14類
- 第15類
- 第16類
- 第17類
- 第18類
- 第19類
- 第20類
- 第21類
- 第22類
- 第23類
- 第24類
- 第25類
- 第26類
- 第27類
- 第28類
- 第29類
- 第30類
- 第31類
- 第32類
- 第33類
- 第34類
- 第35類
- 第36類
- 第37類
- 第38類
- 第39類
- 第40類
- 第41類
- 第42類
- 第43類
- 第44類
- 第45類
發(fā)布時間:2018-03-30 10:24:16
對于隱私,有些人看得很重,但有些對于隱私的意義不是很了解的人則是看得很輕。每個人都有隱私,都有一些羞恥的難以言明的事或物,隱私被侵犯絕對是令人憤怒的。雖然過去大大小小的隱私泄露的消息不斷,但明顯沒有這家公司的用戶數(shù)據(jù)泄露影響力大。
近日來,F(xiàn)acebook由于對于用戶信息的草率管理,而且就在上周末,《紐約時報》和英國《觀察家報》報道稱,F(xiàn)acebook多年來縱容一款第三方應用以研究名義收集5000萬Facebook用戶的詳細信息。報道還稱,這些信息此后被轉移到了一家研究公司的手中,并被用來幫助特朗普競選團隊精準投放政治廣告。此則消息一出,在世界范圍內立馬引起了軒然大波。用戶數(shù)據(jù)信息遭到濫用,這意味著用戶的隱私得不到保障,F(xiàn)acebook的該事件曝光以后,立即引來了各行各業(yè)的指責,雖然之后用戶得到了道歉,但顯然有些無濟于事。
用戶數(shù)據(jù)泄露事件,引發(fā)了用戶對于各行各業(yè)的猜疑,因蘋果近年來的負面消息不斷,而且蘋果手機的用戶基數(shù)龐大,之前還有蘋果內部人員威脅用戶并泄露隱私的事件發(fā)生,所以此事件之后。影響最大的便是蘋果公司,蘋果還表示:“不會讓自己陷入這種局面,因為個人應當擁有隱私權并且這也正是美國的核心價值觀?!蓖瑫r他還鼓勵用戶自己動手來保護自己的個人隱私數(shù)據(jù),例如阻止第三方軟件訪問本地數(shù)據(jù),將閱覽器調設成私人模式等。
對于隱私,近日百度李彥宏的一則發(fā)言,在國內引發(fā)了各大網(wǎng)友們的熱議。李彥宏表示,國內對于隱私問題不是很敏感,更多的時候愿意用隱私來換取效率,屬于一種你情我愿的行為。但同時,李彥宏也強調,百度當下也更加注重隱私問題,而且中國相關的法律也在不斷完善,百度同樣也會遵循一系列原則。然而也有人表示,這根本沒得選擇,在大數(shù)據(jù)的時代下,用戶隱私已經(jīng)變成透明的了。對于隱私問題,在今年的兩會上,個人信息泄漏泛濫成為網(wǎng)絡安全領域焦點話題之一,包括周鴻祎在內的一些兩會代表建議通過立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建立完善的用戶隱私信息保護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