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類別
- 第01類
- 第02類
- 第03類
- 第04類
- 第05類
- 第06類
- 第07類
- 第08類
- 第09類
- 第10類
- 第11類
- 第12類
- 第13類
- 第14類
- 第15類
- 第16類
- 第17類
- 第18類
- 第19類
- 第20類
- 第21類
- 第22類
- 第23類
- 第24類
- 第25類
- 第26類
- 第27類
- 第28類
- 第29類
- 第30類
- 第31類
- 第32類
- 第33類
- 第34類
- 第35類
- 第36類
- 第37類
- 第38類
- 第39類
- 第40類
- 第41類
- 第42類
- 第43類
- 第44類
- 第45類
發布時間:2017-07-28 15:11:07
據報道,在玉林市福綿區,每天有1000多家生產企業開足馬力生產褲子,產品銷往全國甚至世界各地。但這個“世界褲都”至今沒能培育出在國內叫得響的品牌,令人惋惜。
上千家企業,沒有一個叫得響的品牌。“世界褲都”的窘況,其實只是“廣西造”短板的一個縮影。在全國叫得響的商業品牌,廣西不是沒有,但是屈指可數。
商標總量少、品牌“含金量”不足,是廣西產品的真實現狀。7月25日召開的全區商標品牌大會暨地理標志商標工作推進會透露,目前廣西平均20個市場主體僅有1件商標,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商標總量排名全國第22位。而廣西的地理標志商標,目前僅有36件,在全國排名靠后,與擁有489件的山東、311件的福建、292件的湖北相比差距明顯。
不久前,在全區縣域經濟發展大會暨年中工作會議上,自治區黨委書記彭清華指出,“我區能在全國叫得響的縣域產品沒幾個”。他舉了多個農產品的例子,強調這些“都是可以叫響的,就看誰的功夫深、嗓門大了”。他還指出了發展的路徑,“各地從自身資源稟賦、區位特征、環境容量、市場狀況、產業基礎出發,選準其中一兩個產業集中精力抓它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八年,必能修成正果”。廣西山清水秀,特色產品眾多。從品牌的培育、樹立、推介到叫響,不僅需要多方力量的共同支撐,更需要久久為功的合力呵護。
品牌意識的培養,是整個品牌鏈條中至關重要的第一環。統計數據表明,在廣西各地的商場里,廣西商標品牌的商品不到一成,但貼牌生產返回銷售的產品卻占到三成。在“世界褲都”福綿,為什么大多數企業熱衷于定牌加工、貼牌生產或代工生產?就是因為抱著“資金不用籌措,產品不用研發”的惰性思維,滿足于“甘為他人做嫁衣”“有錢收就好”的小農意識。這種現象在廣西的農產品、工業品等加工生產行業普遍存在。
可見,品牌意識的培養,不能簡單地依靠生產個體的自覺行為,更要依靠地方政府強有力的科學作為。如今遐邇聞名的百色芒果,多年前也曾淪為發達地區的貼牌產品。讓各自為戰的種果老農去樹品牌,不可能也不現實。30年來,百色黨委、政府屆屆接力,一步步推動芒果產業走向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品牌化。今年6月,“百色芒果”成為首批中國-歐盟地理標志互認產品。
而要經營和保護好地方品牌,還須搶先一步行動。梧州六堡茶在申請地理標志商標時,發現“六堡”商標已被外地商家搶注,幸好“六堡茶”屬特有流通商品名稱得以“搶回”;而桂平“西山綠茶”則因為晚人一步注冊,又不屬特有流通商品名稱,結果抱憾與地理標志商標失之交臂。
樹品牌難,保品牌更難。一些人認為,樹了品牌便可高枕無憂,不去拓展后續的產業、產品和服務,只播種、不耕耘,只注冊、不運營。廣西諸多特色產品之所以落入“有品牌、叫不響”的境地,蓋因如此。據統計,在我區現有36件地理標志商標中,得到實際有效運用的僅三分之一。
質量強桂、品牌強桂,是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戰略決策。近年來,推動“廣西制造”品質革命的政策措施不斷出臺,擁有市場競爭力的品牌越來越多。但我們絕不能只和自己的過去“縱比”,而必須與全國兄弟省區“橫比”。只有看到落差的懸殊,才有奮起直追的決心。
對內抓好培育苦練功,對外廣為宣傳忙吆喝。叫響廣西品牌,既要功夫深,又要嗓門大。但愿“世界褲都無品牌”的遺憾,能盡快成為過去式。
下一篇:知名品牌商標轉讓要做哪些事?